如今关于向佑的新闻已变得稀少,港媒愿意给这对夫妇留些面子,几乎不再有爆炸性的负面报道。然而在最新一期的节目里,向太把自己的心结掀开,语气里满是后悔与无奈。
她说自己到了五十岁才真正理解“慈母多败儿”的道理。向佑小时候身体并不强壮,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于是她在各方面都格外宠溺他。她举了一个细节:向佑在国外留学时,每月仅电话费就要两万,而大儿子向佐一个月的生活费才两千。丈夫不允许她继续纵容,于是她选择瞒着家里偷偷给向佑花钱,结果逐渐养成了向佑花钱没有节制、偏执的性格。
她还描述向佑嘴甜,凡是需要钱的时候总是用甜言蜜语来哄她,但到了她生日时却从来没有收到一句祝福。她自觉甚至不知道这个儿子每天在做什么,只能把他当作一只“大懒虫”来形容。
后来她担心儿子在国外状态不稳,于是让他留下来继续读书,结果却同时谈起两段感情,还把结果带回家给她看,自然引起不满。对于坊间流传的一些事,向太也承认确有发生,比如向佑曾打过出租车司机,事后还问一句“你知不知道我爸爸是谁”,可见他确实有些顽劣。
他毕业后进入商业领域,结果不仅赔钱,还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整日让她头疼。回想起来,向太觉得自己当初对儿子的宽容过度,若当初严格要求、像对待大儿子那样对待小儿子,也许他就不会“恃宠而骄”。
如今关于向佑的新闻越来越少,港媒愿意留情,不再大肆报道,但这份痛仍埋藏在向太心里。即便他要钱也会口若利牙地威胁父母说“那我就去借”,这成为她心里的一桩病。
俗话说父母爱子为之深远,向太用亲身经历提醒世人,不应对孩子过度溺爱。应让孩子从小明白,想要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一味向亲人伸手。她希望通过这段经历,传达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教育要有边界,宠爱要有尺度,只有如此,孩子才能在未来走上靠自己能力去争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