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冬升(小宝)近日出席了他监制的电影《第四度》的开镜礼。此次活动中,他对金像奖未来的发展表达了忧虑,特别是针对张继聪此前提出的关于片源不足的担忧,认为这可能会影响到金像奖的持续发展。
作为金像奖主席,尔冬升直言不讳地表示:“过去两年,我们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金像奖的颁奖礼需要向政府申请拨款,而这些拨款来自纳税人的钱。在政府财赤的情况下,还要申请这类资金,我听到不少声音反对使用公帑,觉得金像奖的代表性越来越弱。以前电影产业的兴盛能够带动出口市场,但如今已经不再是这样了。”
尔冬升进一步分析道,今年的片源情况相对较好,但他粗略估计,到年底,全年上映的电影数量可能仅有四十部左右。他继续说道:“虽然今年片源还不错,但我们已经请导演吴炜伦担任总监,制作团队也很强大。未来两周我们会召开会议讨论情况。但可以预见,政府的拨款将不会像以往那样宽松,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节省措施。”他表示,“我想告诉同行们,钱从哪里来?就是靠政府拨款和赞助商支持。如果经费不足,我们将缩小规模。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手头上我们有一些备用方案,比如如果不能在文化中心举办颁奖典礼,就会选择在酒店举行,到时座位会优先留给提名者。在我心中,提名者和颁奖嘉宾最为重要,如果座位有限,无法容纳所有行业从业者,那时我们会发布相关通知。不过我相信,今年我们仍能在文化中心举办。”
展望未来,尔冬升强调,他不希望在2027年仍然面临片源短缺的问题。他指出,目前电影发展基金是电影产业中的“最大老板”,而今年也是他入行50年来香港电影最为低迷的一年。他认为,片源不足并非创作题材的问题,而是资金问题才是根本原因。他坦言,如果电影产业没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未来可能会逐渐“枯竭”。尽管如此,尔冬升仍乐观地认为,虽然大量电影从业员已经流失,但新一代的年轻电影人带来了新的活力。他鼓励年轻导演自行投资或学习电影发行,同时希望他们能够发挥创造力,度过未来可能较为艰难的三十到三年。长远来看,他认为电影产业的前景依然可期,新的力量终将带来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