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人奇妙夜2》第二期落下帷幕,本季五支喜剧团队终于集结完毕!但从初舞台的表现来看,这一季的整体水准似乎略有下滑——21个作品中,真正出圈的恐怕只有争议与热度并存的「技能五子棋」。
其他作品虽然也有几个表现尚可,但距离前几季那些让人津津乐道的经典舞台,还是差了一口气。
先说说杨雨光。第一期他作为助演十分抢眼,甚至好几次风头盖过主演。但这一季,他有点像之前的闫佩伦——助演时光芒四射,一到自己主演,反而有点“使不上劲”。在《开学第一天》里,他还是用自己最擅长的路子搞笑,但莫名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当然,横向比较的话,这个作品肯定在及格线以上,晋级也没毛病。
不过话说回来,在喜剧竞技的舞台上,所有试图靠“煽情”收割票数的作品,都不配得到观众的尊重!当“老人”“儿子”“狗”“离开”这几个关键词一出来,大部分观众已经预判了接下来的套路:就等着看他们什么时候开始“上价值”。这种作品放在春晚或许还行,但在《喜人》的舞台上,真的让人有点反感。
这一季不少作品的助演实在太出彩了,甚至让人觉得:有些组能晋级,助演才是最大功臣。比如某个没能晋级的小品,助演的表现就明显比主演更亮眼。
水王的作品脑洞依然在线,可惜搭档没太发挥出来。而且这个节目在表现形式上有点吃亏——水王动作太快,观众一边听解说一边看表演,很容易错过细节。再加上舞台两侧的视角受限,效果又打了个折扣。
个人觉得这个作品的分数有点虚高。上一季那对双胞胎的“葫芦娃”“考试还剩十五分钟”,可比这个有意思多了。而且这个作品里没什么意料之外的新梗,老观众基本能预判套路,比如看到“虎精”就猜到接下来要出“鸡精”。
不知道现场观众是对“老选手”有滤镜,还是对“解构四大名著”有执念,竟然打出这么高的分。
还有一个节目,要不是李飞的加入,可能就更像传统小品了。但李飞一出现,瞬间有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内味儿。很多人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第一季的“三狗”,但如果看过《喜剧大会》,就知道李飞可不只会“耍狗驼子”,他是有想法、有表达的。
上一季邓帅的团队虽然早早淘汰,但他靠助演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次和李飞组队,两个人风格互补,说不定能碰撞出惊喜。
节目都办到第四季了,之前也出现过独角戏,但从没出过真正出彩的。李逗逗的观众缘确实不错,虽然作品笑点不多,但票数不低。
如果从戏剧角度看,《忘不了》可能是本季目前为止的最佳,甚至放在前几季都能进前五——无论是结构还是表演,都属上乘。但从喜剧角度看,梗确实少了点。最后8800票,看似不高,但考虑到它确实没让观众爆笑几次,这个结果也算合理。
第二期结尾播出了团长选人环节,其中“逐梦亚军”战队的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他们手握优先选择权,第一轮却选了“王王队”——王男和王广上一季表现平平,这一季初舞台也只能说中规中矩。面对那么多优秀小组,这个选择属实有点迷。
更迷惑的是,第二轮他们选了“姜杨大道”,第三轮选了“郭色添项”——这两组都是被快剪的队伍,要不是有复活机制,其中一组早就淘汰了。而当时场上明明还有“飞得帅”“人溪铁,饭溪钢”这些初舞台成绩不错的小组。为什么偏偏选他们?实在想不通。
从目前的团队配置来看,“逐梦亚军”似乎是纸面实力最弱的一队。不知道进入团战后,他们能走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