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幸运的普通人”(面对面)

“我是幸运的普通人”(面对面)

今日霍州(www.jrhz.info)©️

『周深』演出照。

资料图片

“你们来自哪里?”

“中国台湾!”

『周深』的福州演唱会上,他与现场歌迷的互动,引来热烈的欢呼声,瞬即登上网络热搜。

出道11年,从《大鱼》《灯火里的中国》到《小美满》,他演唱过诸多大众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带着音乐不断走向国际舞台。巡回演唱会从国内开到海外,一票难求……他的歌声,魅力何在?近日,记者对话『周深』,听他讲述歌声背后的故事。

记者:歌为心声。你最想跟大家呈现什么样的音乐?

『周深』:从心出发,是创作的起点。我不会去创作或者演唱自己都不被感动的作品。尤其是在这么多场演唱会后,我更加明确这一点。看到从各地赶来的歌迷,看到从七八岁到七八十岁的歌迷,大家因为音乐聚在一起。我时常感觉在和不同时空的自己“对话”。

空壳》有句歌词,“我欣然都接受,空和满在此刻换手”。我时常想,音乐创作不正是如此吗?就是一个把自己装满、再将满载卸下、不断出发的过程。我用音乐写自己的人生日记,而每一页都有与我同频的人们,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记者:你曾说,“希望做一个‘新人歌手’,永远带给大家新鲜感。”怎样营造这种新鲜感,又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强化歌者自身的辨识度?

『周深』:音乐永远在释放我们的想象,像水和容器。你的想象是方的,音乐就是方的;你的想象是圆的,音乐就是圆的。多好啊!音乐能盛满世间的故事。而我能做的,就是“绞尽脑汁”表达我对音乐理解的极限,保持站上舞台的敬畏感——我永远在想,怎样面对第一次听我唱歌的人。

每当全场合唱《灯火里的中国》《若梦》,我的心中都满是感动。唱一万次,我都还想再唱一万零一次!“怕你飞远去,怕你离我而去”……像我唱《大鱼》,从没有“轻松驾驭”的感觉,每次演唱的心境都是新的,会将自己的情感和故事带进去。所以前奏响起,我还是非常紧张,能感受到它对我的非凡意义。每一首歌都是我与音乐的链接,都是我和自己、和更多人情感产生的链接,我无比珍惜。这也许就是“『周深』”的辨识度。

记者:《灯火里的中国》《大鱼》等歌曲在海外也都有很好的反响和传播度。这种跨越国界、打动人心的力量是什么?流行音乐怎样更好挖掘、利用民族文化和音乐传统?

『周深』:读书时,我给国外老师们听《大鱼》,他们会感慨“这是你们中国音乐的样子”。我在《大鱼》尾声的哼唱,结合了美声唱法,而咬字和旋律是中国风格的。我当时就在想,“不一样”真的很有魅力!把自己的味儿唱足,就会吸引别人,反之,一味迎合会失去特色。

“中国风”的路很宽广。越来越多年轻人为民族音乐、民族乐器注入新的生命力,有电琵琶,有阮和吉他的跨界。“民族+流行”从来不是简单的元素叠加,它需要不割裂的融合,能把听众带入中国风格的意境中去。我会从听众角度去听自己的歌。比如,以故宫为主题的《光亮》中加了段戏腔,这种感觉像什么呢?有点像水墨画泼墨的那一笔,像诗歌抒情的段落,人们会愿意在这个意境中停留。听好歌,便是这样的心情。

记者:『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是歌手,有评论甚至认为歌曲留住听众的时间已经进入“7秒副歌”时代。面对庞大的创作覆盖面和创作主体,你怎样看待流行音乐的核心竞争力?

『周深』:现在任何一首歌曲都有可能在某个瞬间、不同渠道被大家听到,更加百花齐放。音乐有自己的功能性和丰富性,无法用单一标准去判定。比音高?高音、中音、低音,各有其美。比风格?每个风格的味儿都不同,关键是掌握好你自己音乐风格,有自己的味儿。

最近,我有幸作为师资团的一员,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音乐人才选拔节目《中国唱将》,去寻找更多能代表国家舞台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了一种使命感!因为站在台上的他们,也是那个曾经渴望被听见的我。

流行音乐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人。技巧的高超、词曲的走心、演绎的感染力,甚至是新鲜的编曲混音方式——那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声音,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唱出大众心声的歌手,艺术生命就会很长。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努力。

记者:对自己的未来,你有什么样的期待?

『周深』:我是从山村走出来的孩子,现在成了一名歌手,那么多的舞台向我敞开,这是我小时候不敢想的。所以我只能用“幸运的普通人”去概括自己,幸运自己赶上了这样的好时代。

当机会摆在面前,凭空想象,全是问题,得多去尝试。就像选歌,在录音棚唱一下Demo,才知道效果。我曾请教前辈老师“上台紧张怎么办”,答案就是“做好最该做的、最基础的事情”。对我来说,这件事就是好好唱歌,珍惜每一个舞台。“向光而行为热爱”,我相信认真的人总能得到回响。你的汗水洒在哪里,你的舞台就在哪里。(记者 王 瑨)

特别声明:[“我是幸运的普通人”(面对面)]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江苏全职外婆重返职场成销冠,7年卖出近2000台车,她说:年龄只是数字!

江苏南通,61岁的张美芬自2025年起连续5年蝉联销冠,卖出近2000台车。初中学历、开过出租车、做过全职妈妈和全职外婆,53岁那年选择打破“退休”标签,重返职场,年轻同事能迅速掌握的内容她要花多倍时间攻克,凭着这份坚持走上事业巅峰。她说:

江苏全职外婆重返职场成销冠,7年卖出近2000台车,她说:年龄只是数字!

豪门的体面碎了?向太直播透露儿媳养娘家真相,郭父的话有人信了(豪门的样子)

最近她再次通过『社交平台』向粉丝们揭示了关于儿媳郭碧婷以及她娘家的一些事情。 对于郭碧婷照顾患病的父亲,向太表示高度认可,并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也是在照顾娘家时同样尽心尽力。她在重要节日时一定会带着孩子回婆家团聚,向…

豪门的体面碎了?向太直播透露儿媳养娘家真相,郭父的话有人信了(豪门的样子)

『熊黛林』:从T台到荧幕,她不只是“天王嫂”(『熊黛林』参加综艺节目)

她的故事始于2000年的上海,那时她只有20岁,来自南京,怀揣着对未来的梦想和一只简单的行李箱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她一直认为,女性♀️应当独立自强,即使步入婚姻殿堂,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事业:“结婚生子是生活的一部…

『熊黛林』:从T台到荧幕,她不只是“天王嫂”(『熊黛林』参加综艺节目)

爽感叙事与女性♀️力量的双向共振

【爆款解码】当30秒就能让人上头的短剧席卷全网,《夫人她专治不服》凭什么杀出重围?当她在股东会上夺回母亲遗产,在枪林弹雨中守护挚爱,每个瞬间都在告诉我们:女性♀️力量从来不需要被定义!当沈青瓷们用实力书写“专治不…

爽感叙事与女性♀️力量的双向共振

惨!新红楼梦彻底没救,导演发出连环质疑:谁眼瞎?(新红楼梦2021)

这一版本也因此成为了李少红导演生涯中的一个污点,长期被观众和评论家诟病。然而,面对这样一部倾注了自己大量心血的作品,胡枚导演在上映前的态度却显得颇为淡然。 长期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她因为这部新翻拍的失败而得以…

惨!新红楼梦彻底没救,导演发出连环质疑:谁眼瞎?(新红楼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