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啸天
一路按香港武侠动作片的脉络写下来,终于到了要完结的时候。
按照香港武侠动作片的发展理路,自1966年的《大醉侠》与1967年的《独臂刀》开始,香港武侠动作片就此新入了新时代,整体告别了舞台风戏剧风浓郁的旧范式,两片的导演胡金铨与张彻也成为了开先风的一代宗师。
不过,在演员的角度上,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一代动作巨星,要等『李小龙』横空出世,香港武侠动作片才算有了第一代领军人物。
自『李小龙』去世,『成龙』经过一段蛰伏期之后,终于脱颖而出,通过《醉拳》摇身一变成为新一代的动作天王。加上之后崛起的『李连杰』,他们联手成为电影新浪潮影响下的新电影时代的绝代双骄,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见证人,也是第二代动作演员的杰出代表。
等到香港电影进入没落期,就在大部分人对香港电影不再怀有期待的时候,结果甄子丹实现了自我裂变,不期然成为了21世纪最耀眼的动作『明星』️,晋升为了第三代动作演员的代表。
坐拥《叶问》系列,甄子丹火力全开,一度成为全香港最忙最热的电影人,什么性质的影片都有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掀起了一波武侠动作片热,徐克紧随其后推出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爆了,让大屏幕之上久违地出现了武侠片。然后又是《龙门飞甲》《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也跟着爆了。
但是,问题来了:
这真的是香港武侠动作片的回春吗?
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不只是武侠动作片,整个香港电影在2008年后都迎来了小阳春,连续出现《十月围城》《寒战》《岁月神偷》《一代宗师》《树大招风》《线人》《激战》《扫毒》《窃听风云》这种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也有《澳门风云》《西游记》《反贪风暴》这种品质不怎么样,但是很卖座的电影系列。甚至,三级片市场都被带动了起来,先后出现《一路向西》《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3D豪情》这样的作品,票房同样大卖。
这一时期,老一代导演整体创作力衰减,只有杜琪峰、尔冬升、陈木胜、刘伟强偶露峥嵘。但是,新一代导演却抓住了机会,顺势支棱起来。除了《叶问》让叶伟信大爆,更有新崛起的林超贤、郑保瑞、麦兆辉、庄文强等,挺起了新时期香港电影的脊梁。
演员中除了甄子丹,还有张家辉、林家栋、姜皓文等冒出来,成为新时期的顶梁柱。『郭富城』也顺利拿到影帝,成为绝对的顶流。『谢霆锋』原本也在林超贤的保驾护航中正式上位,可是他选择转身去做综艺,自废武功。
那么,香港电影真的是回春了吗?
是,也不是。
是,那是表面,表面上的的确确是迎来了小阳春,小繁荣肉眼可见。
不是,那是因为借了大陆电影高速发展的东风,搭了便车,并不是自我造血。
这,才是真相。
很典型的是,甄子丹作为第三代动作『明星』️的代表人物,他主演的《杀破狼》《导火线》在动作设计及动作理念上,明显比后来的《叶问》要高出一筹。
甄子丹火起来的时间较晚,说他是第三代领军者,但实际上他与『李连杰』同岁,都是1963年出生的人。而且,论出道,他与『李连杰』的出道时间也差不多。『李连杰』凭《少林寺》的上映,在1982年正式出道。而甄子丹出道的首部电影是《笑太极》,上映于1984年。两者没差两年。
多年的锤炼,尽管没有出名,但是甄子丹对于功夫的理解,一直在加深。慢慢地,他理解了『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李小龙』的武术哲学,核心是“成为水”(Be water)、“以无法为有法”,很多人理解不了,因为太抽象了。有人说,要像水一样,将对手包裹起来;有人说,要像水一样柔软,富有弹性;有人说,要像水银泻地一样,润物细无声。总之,都把这个哲学搞得很玄虚,似是而非。
甄子丹的理解就很简单,那就是传统功夫有门派之见,而且中国武术讲究套招,要打“降龙十八掌”,就一招接一招往外使,打“少林拳”的就绝不使用“武当”招式,甄子丹认为『李小龙』的“成为水”,就是要去掉一切外部成见,心中没有门派,也没有套路,就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对打起来,见招拆招就完了,只要能够击败你,无论用什么招数都是可以的,不管是“华山派”的招数,还是“魔教”功夫,甚至是巴西柔术、泰拳、拳击,不拘一格,只要能够胜过你,全都可以信手拿来,这就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没有“固定招式(法)”为“方法”。
可以说,甄子丹作为功夫高手,理解到了『李小龙』功夫哲学的精髓。所以,甄子丹在《杀破狼》《导火线》中设计的动作,就是这种毫无门派限制的动作,就像自由格斗一样,一切以击倒对手为原则,不讲套路,不玩虚的。也因此,《杀破狼》《导火线》的动作戏非常出彩,是不可多得的动作经典。
但是,无论是《杀破狼》还是《导火线》,都没有出圈,在香港市场也没有那么卖座,它的精彩只在于动作片影迷内部,属于圈子电影,很小众。
真正破圈的是《叶问》。如果没有《叶问》,甄子丹就在小范围内小火一下,也就完了。但是,《叶问》一出,性质变了,他火出了圈,变成了全民『明星』️,破圈了。
可是,《叶问》的动作偏偏又回到了“门派之见”上去了,叶问打架,就只用咏春拳,所谓的“绝招”也是咏春绝招。在动作设计上,《叶问》是倒退的,远不如《杀破狼》《导火线》。
但是,偏偏是《叶问》火了。
而且,《叶问》不只是在香港火,而且在大陆同样大火。香港票收2500万港元,大陆则票收1亿人民币。
《叶问》上映于2008年,这个年份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年份,也是民族情绪高涨的年份。漂亮的奥运成绩,引发举国欢腾,民族认同空前高涨。《叶问》生逢其时,踩中了社会嗨点,一举拉高了票房成绩。
实际上,《叶问》项目在立项时是与王家卫争抢的项目。叶伟信PK王家卫,完全没有底气,所以相对眼镜👓王的《一代宗师》里的大咖云集,《叶问》里的『明星』️少得可怜,并没有必胜的把握。结果,外部局势向好,等于是《叶问》走了狗屎运,与社会情绪同步,一下子迎来爆发点。
第一部的成功,是一个意外。等到《叶问2》,叶伟信与甄子丹进一步拿出了看家本领。在他们的计划里,原本没有第三部的。
据甄子丹在他的自传《问丹心》里的描述:第一部的剧情讲叶问如何在大环境下“生存”,第二部则讲叶问如何在大环境中“生活”。叶问,从过去被动受压迫才反抗变成置身五十年代搵食艰难的香港,怎么样靠一身功夫得以谋取两餐生计。两部曲串一起,足够了。
无论是叶伟信,还是甄子丹,都觉得这个第二部已经很圆满了,把叶问这个人的不同侧面已经讲全了,没必要拍第三部了。
电影讲究起承转合,第三集还能构思叶问要遇到什么挫折好呢?而且一旦加入叶问的徒弟『李小龙』进来,又很容易反客为主,变成《『李小龙』传》,所以还是不拍为好。
但是,后来的现实打了叶伟信与甄子丹的脸,不仅拍了第三部,还拍了第四部。甚至,在剧情里的叶问已经去世的情况下,居然还在谋划着要拍《叶问5》,也是没谁了。(其实,是甄子丹过气了,只好抱着大IP不放,躺平啃老本。)
《叶问》以及后来的《叶问2》《叶问3》的大火,其实都是吃了大陆电影高速发展的巨大红利。
大陆电影的起飞,还不是《叶问》上映的2008年,而是之后的2009年。那一年,《阿凡达》上映,其高逼真的视觉效果,无与伦比的视效奇观,引发了观映狂潮,一时一票难求,极大地刺激了国内电影市场,给中国电影人带来了巨大的震动。我清楚地记得,当然踏着雪半夜去中国电影博物馆去看IMAX夜场的情景,清冷又热血,好不激动。
那之后,就像战车插上了翅膀,受到刺激的中国电影,知耻而后勇,开足了马力,迅速启动,加速发展,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012年,《泰囧》一举拿下12.7亿票房,一时间惊为天人,被认为是多年内都不会被打破的奇迹。毕竟,《叶问》上映的2008年,票房冠军《非诚勿扰》才拿到3.2亿。谁能想到,四年刚到居然连番4翻,简直让人无法直视。
可是,接下来的2013年,『周星驰』用一部《西游降魔篇》,一举拿下12.4亿,尽管没有打破《泰囧》的纪录,但是已经非常接近了,这也让人看到徐峥的纪录不是触不可及的。
然后,接下来的2014年,《变形金刚4》拿到了19.7亿赢得票房冠军,国产的《心花路放》也拿到了11.6亿,《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也拿到了10.4亿。票房过10亿,已经不再是天花板。
2015年,在《速度与激情7》拿到24.4亿票房及票房冠军的同时,香港与大陆合拍的《捉妖记》一举拿下24.4亿,《寻龙诀》则拿到了16.8亿,《港囧》也拿到了16.1亿,《夏洛特烦恼》拿到了13.4亿。这一年,《泰囧》的纪录一再被突破,甚至被新纪录远远抛在了后面。
2016年,『周星驰』的《美人鱼》更进一步,拿到了33.9亿,并拿到了票房冠军,进一步将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大幅提高。
2017年,《战狼2》上映,一举拿到了56.9亿票房。比《美人鱼》又大大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就在大家都以为50已经是天花板的时候,《哪吒之魔童降世》再次拿到了50.3亿票房。然后是《长津湖》的57.7亿,《你好,李焕英》的54.1亿。
以及,更为震撼的《哪吒之魔童脑海》的154.4亿。
中国电影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
当然,疫情的到来,大大阻止了这一发展态势,而且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进而引发了一系列市场的塌陷,涌向电影市场的热钱少了很多,给中国电影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也导致了需要寄生大陆市场的香港电影,率先倒下。
甄子丹以《叶问》系列晋升为了顶流,但是论票房,这个系列已经上映的四部正传,一部外传,共五部作品,其中票房最高的是2019年上映的《叶问4》,也不过达到11.8亿,甚至还不如2012年的《泰囧》。
甄子丹成名之后,上映的几部票房不错的作品,包括《画皮》《十月围城》《锦衣卫》《关云长》《武侠》《一个人的武林》等,莫不是依靠大陆市场的支撑,而且也是大陆投资的结果。
所以,说甄子丹是香港武侠动作片第三代的代言人,已经不够准确,更为明确的叫法应该是华语武侠动作片的新一代代言人。
一旦扩大到整个华语电影圈,性质就变了。
自2000年以后,真正好看的武侠动作片,除了港片,还得加上《剑雨》《绣春刀》,它们分别属于台湾电影与大陆电影。可以说,《剑雨》是2000年后最精彩的华语武侠片,都不为过。因为它足够纯粹,不蔓不枝,于细微处见真章,每一处都拍得很用心,精彩之极。
那么,既然扩展到了整个华语圈,甄子丹的第三代动作片代言人的地位也变得摇摇欲坠了。
因为,还有『吴京』。
2017年,《战狼2》的上映,并一举拿下了56.9亿票房,让这部电影成为了现象级的作品,并成为了民族主义的“符号”,甚至成为外交词汇,『吴京』功不可没。尤其海报上的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更是戳中了民族主义者的心窝子,成为那几年最火的一句话语。
甄子丹与《叶问》在2008年的火爆,离不开民族情绪的高涨。中国经济在2008年之后,恰好经历了10余年的高速发展期。等到进入2017年前后,民族情绪再次进入高涨期。市场经济在1992年之后,高效运营,让新一代『互联网』民众的民族自信心爆棚,《战狼2》的出现,生逢其时,比《叶问》更精准地踩中了社会嗨点,它的爆发,既意外又不意外。
何况,『吴京』拍摄《战狼2》,操作手法一点都不落后,他聘请的动作指导与特技指导,是一手打造出《疾速追杀》的幕后团队。
《疾速追杀》改写了好莱坞动作片的格局,这部上映于2014年的动作片的影响力,等到2017年,还没有完全释放出其巨大的影响力。但是『吴京』已经捕捉到了它存在的意义,并将幕后团队请来,采用先进的好莱坞方式拍摄了《战狼2》,他的眼光跨过了香港电影,直接向好莱坞看齐,这一点还是很值得赞扬的。
不是说香港电影人已经不行了,而是『吴京』有了更高的追求,没有故步自封,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拍摄手法拍摄了一部国际性电影。
对《战狼2》的评价,客观地说,也是已经达到了好莱坞中上水平,拥有一部中等体量影片的影响力。但是,国内观众敝帚自珍,更进一步,将其视为重头,给予了更多偏好,拉高了它的票房,也提升了它的影响力。
对于『吴京』来说,也终于苦尽甘来,一举成为了国内演员的顶流,进而成为华语动作片的顶流。
于是,一时间什么电影都来找『吴京』演,《祖宗十九代》《流浪地球》《老师好》《银河补习班》《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金刚川》《长津湖》《万里归途》《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各种适合不适合的角色,都往他怀里塞。
『吴京』是个重感情的人,抹不开面子的角色,全盘接受了。
但是,他的骨子里还是对拍摄动作片心怀期待,于是他成立了“影武堂”,努力去培养国内动作演员的培养,以及动作戏的拍摄,努力打造一个动作与表演体系化实战训练基地。而且,他拍摄了武侠片《镖人》,想为武侠片延续血脉。
只是,经过疫情与经济下行的沉淀,『吴京』的在民众心目中的口碑,已经过了蜜月期,前景似乎不是那么美妙了。且走着瞧吧。
无论如何,《战狼2》《攀登者》《金刚川》《长津湖》这些影片,其军事动作的呈现,已经让『吴京』坐实了一代动作片天王的名号。
所以,将历代动作片天王的代际更迭变更一下,第一代依旧是『李小龙』,第二代依旧是『成龙』、『李连杰』,第三代则成为了甄子丹、『吴京』。
『吴京』之前,香港武侠动作片就代表了华语武侠动作片。『吴京』出现之后,他不代表香港武侠动作片,但是可以代表整个华语动作片,于是第三代必须要加上他了。
至于第四代,单论香港,压根就没有。扩展到华语圈,则最大的可能是谢苗,就看他的《火遮眼》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成绩吧。别像《目中无人2》一样,雷声大雨点小就行了。
那么,谢苗之外,还有谁能有成为第四代顶梁柱吗?咱们下篇再聊。
投稿、合作、加入读者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