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窦文涛在《慢谈》里对鲁豫掏心窝子:“我打心底瞧不上自己,厌恶那个斤斤计较、自私怯懦的灵魂——这世上最让我作呕的,就是我自己。”
巧的是,《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决赛后台,毛豆对着镜头也坦言:“从小到大喜欢我的人不多,我也不喜欢自己…可能这辈子都很难和解了。但不喜欢又如何?人未必非要哄着自己开心才能活下去。”
2
原来在谈笑风生的面具下,窦文涛常年被焦虑啃噬:担心存款不够养老,苛求每个细节完美,在甲方与嘉宾间小心周旋。这种永无止境的自我审视,让他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当初鲁豫拉他当脱口秀嘉宾,本是好心给缺钱的老友送机会。谁知录完一期他就落荒而逃,惹得鲁豫在节目里调侃:“赛制太残酷,连客座嘉宾都被淘汰了。”其实哪是淘汰?分明是文化人最后的倔强——既不愿在陌生领域露怯,更怕被年轻观众的口水淹没。
3
但毛豆的自我否定更让人心惊。这分明是舞台上最鲜活的存在啊!他的段子像过年鞭炮般噼里啪啦炸响,每个包袱都浸透着对生活的热切观察。谁能想到,当三次站上领奖台的他轻声说“要带着不喜欢活下去”,竟是把所有的欢腾都献给了舞台,独留暗夜给自己。
4
看着别人的故事,突然照见自己的影子。我也常恨那个怯懦的自己——不敢推拒本不愿接的活儿,不敢对讨厌的人甩脸色,连学窦文涛潇洒退场的勇气都没有。好友曾列数青春该做的事,我支吾着全没试过,她一句“你白活了”像根针扎进心里。
5
心理学者说,自我厌恶的种子往往早年种下:也许是父母永无止境的苛责,也许是『社交媒体』制造的完美幻象,又或是屡战屡败后的习得性无助。你呢?你的那份厌恶又从何而来?
6
好在裂痕也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就像今早女儿发我的视频:高铁上发现妈妈正捧着奶茶悠然自得——这是她人生头回没问别人“要不要”,只管自己“想不想”。
“我想要,我就去做”,这六个字,正是与全世界和解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