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第六季首场公演刚结束,几位参与嘉宾便因各自的表现引发热议。
不过,这一次的舆论风向,大多并不友善。

例如曹颖,初次见面就不断追问王珞丹一些对方明显不愿回答的问题,还屡次因过于直接的表达方式被指缺乏共情能力,不少观众直言:这样的情商真的适合主持工作吗?

再如陈德容,担任队长期间不仅态度显得漫不经心,还固执己见,导致不少网友在线呼吁,希望她退出节目录制。

还有以内容创作走红的房琪,参与节目之前一直是备受推崇的博主,但第一次带队就因与两位演员出身的姐姐沟通不畅,导致观众评价迅速下滑。

不可否认,本季《浪姐》开播以来话题不断,一连串热搜确实让它比同期综艺更具关注度。
然而观众的反应却逐渐趋于冷静,越来越多人感到节目与最初几季相比,似乎变了味。

从前的姐姐更多是为了突破自我而来,无论是否擅长歌舞,每个人都全力以赴打磨舞台,这也是节目第一季能迅速走红的原因。
而如今,部分参与者似乎更看重曝光与热度,无论实力是否匹配,只要有知名度就敢站上这个舞台。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像陈德容这样引发争议的队长表现。
如果回顾前几季中表现突出的队长,排在前三的,恐怕这一季确实难以企及。
第六名:『那英』与宁静
节目早期常会邀请一位在行业内已有相当地位的姐姐加入。
比如宁静,尽管近年来曝光不多,但一提及她的影视成就,不少人仍会由衷赞叹:不愧是曾被『张国荣』选中的演员。

再如『那英』,从青年歌手大赛脱颖而出,多次登上春晚舞台,金曲频出,更担任导师培养后辈,堪称华语乐坛的重量级人物。

因此节目组也给予她们充分的尊重,委以队长职责。
宁静起初表示不愿成团,自称不擅长歌舞,但接下队长一职后,便主动向队员学习基础动作,努力跟上每一次排练。

在拉票环节,她也善用自身影响力,为团队争取更多机会。
随着赛程推进,宁静不仅身形明显消瘦,舞蹈难度也逐渐加大,好胜心可见一斑。

最终她夺得当季冠军,也被视为对其个人努力与突破的肯定。
『那英』的风格则截然不同,尽管资历深厚,但在队内从不摆架子。

无论是选人还是选曲,她都尊重队员意见;在声乐训练中,她也倾囊相授。
为了团队效果,她同样刻苦练舞,即便一度萌生退意,最终还是选择坚持。

作为团队中的“大姐”,她在生活上也照顾有加,自称与家人外出时总是主动承担行李搬运。
这样的队长,属于温暖体贴型,以细致关怀凝聚团队。

整个节目录制期间,宁静与『那英』始终和睦相处,节目结束后仍彼此欣赏。
第五名:『戚薇』
『戚薇』参与《浪姐》的目标非常明确:赢得比赛,担任队长。
因此从初见其他姐姐起,她已在心中勾勒出理想的团队构成。

成为队长后,她果断选择了陈丽君,而性格随和的『蔡文静』也因为能歌善舞、性格开朗成为团队中的“气氛担当”。

即便队伍中有谢金燕、王琳等年龄较长的姐姐,『戚薇』也始终给予充分信任与肯定。
得知王琳欣赏方文山,她还主动联系,帮对方圆梦。

第四次公演选曲时,考虑到陈丽君参与节目的初衷是推广戏曲文化,『戚薇』特意挑选了国风曲目。
并专门为她设计了突出个人特色的表演片段。

而在另一个舞台《风吹一夏》的分配上,众人都以为她会亲自上阵,她却提出将机会让给蔡诗芸和杨谨华,认为她们需要更多展现空间。

这两位姐姐当时的观众喜爱度排名确实靠后,若再无突出表现,恐将面临淘汰。
这一举动也让观众称赞『戚薇』具有“大姐风范”,暖心又周到。

尽管唱跳实力并非顶尖,但『戚薇』对自身与团队充满信心,并在坚持目标的同时,始终顾及队员的发展机会。
堪称称职的队长。
第四名:『万茜』
尽管『万茜』早年以歌手身份出道,但多年专注演员事业,唱跳能力与专业出身的姐姐相比并不占优。

然而被推选为队长后,她巧妙运用自身特长,以游戏化思维进行团队规划。
她不仅清晰定位自身角色,也帮助每位队员发挥优势,例如称袁咏琳为“绝佳辅助”,并强调她不仅能辅助,还能承担主攻任务。

在整个赛季中,她的表现始终稳定。
训练时她保持严谨的队长风范,对队员的要求不以私交而放松。

生活中则能与各年龄层的姐姐融洽相处,言谈举止亲切自然。
即便在比赛中受伤,她也未影响团队进度。

这样严于律己也严于待人的姐姐,尽管自称参赛并非为了走红,却依然赢得了观众的关注。
第三名:于文文
若要评选《浪姐》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队长,于文文必占一席。
她的出场方式就与众不同。

作为较早抵达的姐姐,等待片刻后她便调侃:“看看谁是最后一个进来的!”

被宁静和『那英』互相推诿,称“怕管不住她”时,于文文淡定反问:“有什么把持不住的?”

一系列言行迅速将她推上热搜,观众评价多为“太傲了”“何必这么拽”。
对此,于文文并未多作解释,始终我行我素。
直到第二期节目,她的形象发生了彻底转变:
此前镜头中她沉默寡言,而一旦进入专业领域,她才真正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第一次公演练习时,前辈歌手张蔷遇到困难,在录音棚试唱几句后便沮丧表示:“你们先录,我不录了!”

尽管众人认为唱歌对专业歌手而言并非难事,但忽略了新歌需要记忆词曲的挑战,尤其张蔷年龄较长,记忆本就不比年轻人。
压力之下,她愈发焦虑。

起初她随意离开练习室趴在桌上休息,进入录音棚后仍状态不佳,唱几句就失去信心。
此时于文文并未指责或放弃,而是告诉她:“您先背词,实在记不住,我再想办法。”

最终,她利用创作设备录入歌词提示,帮助张蔷顺利完成任务,弹幕中观众纷纷称赞她“有担当”“专业过硬”。

此外,当队员想学习乐器时,她也耐心指导;

遇到问题时,她沉着应对,不依赖节目组协助,独立为队员高效解决。
演唱环节她的表现同样出色。
这一系列操作让观众不禁感叹:有能力的人,确实有“拽”的资本。

第二名:尚雯婕
众所周知,《浪姐》的每场比赛结果直接关系到姐姐们能否继续留在舞台。
但尚雯婕参与节目时,似乎早已将输赢与个人表现置之度外。

由于声乐实力突出,她在姐姐中备受欢迎。
组队过程中,尚雯婕始终是“热门人选”。
尽管朱丹作为主持人唱功普通,但尚雯婕因两人交情深厚,一路带着她,并在她跑调时不断鼓励,给予充分情绪支持。

某次队长合作舞台《蜀绣》的讨论中,尚雯婕第一个提议由法国姐姐演唱戏腔片段,并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
一方面,观众从未听过法国姐姐以戏腔演唱,这样的安排会带来惊艳效果。

另一方面,由外国姐姐演绎中国传统戏曲,也体现了中法文化的交融,颇具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法国姐姐并非尚雯婕团队成员,而是来自乘风一团。
节目规则规定:其他姐姐团需在分数上超越乘风一团,才能确保全员安全。

因此尚雯婕的建议意味着:
她将表现机会让给了“对手”,若法国姐姐表现出色,可能拉高对方分数,这不仅对尚雯婕团队构成威胁,也增加其他团的竞争压力。
不仅如此,为确保法国姐姐完美演绎,尚雯婕还特意请陈丽君指导她练习戏腔。

队长秀结束后,尚雯婕特地公开说明陈丽君为此付出的努力,强调她的贡献。

可见尚雯婕不仅懂得借人之长成就舞台,更具备谦逊品格。

这场表演后,观众纷纷为尚雯婕打抱不平:
“尚雯婕分数太低了吧”
“她的排名不应该这样”
“她明明表现很好”
尽管她肢体协调性欠佳,动作略显僵硬,观众也从未见过她跳舞,但她仍为舞台努力改变,私下向苗苗请教舞蹈动作,抓紧一切时间练习。

可以说,尚雯婕这位队长,真正体现了节目所想传递的女性♀️力量与胸怀。
第一名:Ella
若说以上队长各有所长——或擅长音乐,或精通舞蹈,或善于沟通——但都未能面面俱到。
那么Ella,或许是《浪姐》中最全能的队长。

作为初代女团成员,她的唱跳实力毋庸置疑。
而在一次队员淘汰与重组环节,她展现出清晰的思路、真诚的待人态度与带队智慧。
通常在这种环节,姐姐们会拥抱哭泣,场面感人。

而Ella则平静站在一旁,轻拍队员『吴倩』的手背,安慰道:这些都是必经的过程,以平常心对待就好,有时回家陪伴家人、充电调整,之后也能重新出发。

可见她不仅心态稳定,也懂得在事业与生活间寻找平衡。
分组时,Ella充分考虑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实力与感受,言语得体,令人如沐春风。

对待贾静雯,她未因自身专业背景而居高临下,而是以讨论的姿态交流音乐想法,并肯定对方认真的态度。

贾静雯多次提及参与节目是为给女儿树立榜样,Ella的认可无疑是对她莫大的鼓励。
对待『吴倩』,Ella考虑到她性格内向、刚与自己熟悉,为让她在节目中更自在,并未因实力不足而放弃她,反而主动拉她一把。

对于『张嘉倪』,Ella也坦诚说明不选她的理由,因清楚对方更倾向唱跳舞台。公开表达既保全对方面子,也避免猜测与误会。

因此在整个节目中,Ella不仅在舞台表现上出众,私下为人也让人感到舒适自然。
不少女『明星』️参与节目是为“翻红”,难免暗中较劲,但Ella却真正享受过程,真诚对待身边每个人。
归根结底,姐姐们若想在这个舞台上发光发热,实力固然重要,但以真诚对待观众与同伴,同样不可或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