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可
“你们会不会有一天忘记我?”
三十六年前,演唱会上这句轻轻的问话,至今依然让无数人眼眶发热。

那时候的香港乐坛,正上演着被称为“谭张争霸”的篇章。如今回看,这段往事更像是一场由粉丝情绪推动的浪潮,而两位当事人,其实始终保持着对彼此的尊重。
说起谭咏麟和『张国荣』的关系,并不像外界渲染的那般剑拔弩张。谭咏麟作为乐坛前辈,曾公开肯定过『张国荣』的独特风格:“他的舞台表现很有魅力,乐坛需要这样新鲜的血液。”而『张国荣』也始终以礼相待,多次表示:“谭校长是我的前辈,我很尊敬他。”

但粉丝之间的较量却愈演愈烈。1986年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张国荣』凭借《有谁共鸣》获得“劲歌金曲金奖”时,台下谭咏麟粉丝的嘘声和“造马”的指责声不绝于耳。甚至有极端粉丝在他上台时集体离场,留下“没这么大的头别戴这么大的帽”的嘲讽。

这场颁奖礼成了『张国荣』歌唱生涯的一个重要节点,也让他真正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随后的四年里,他和谭咏麟几乎包揽了香港乐坛所有重要奖项,唱片销量和演唱会规模都不分上下。
从1985年的《不羁的风》开始,『张国荣』连续五年有歌曲入选十大劲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1988年,他在第一届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上夺得“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同年还在红馆连开23场演唱会,场场爆满。

《沉默是金》、《当年情》、《Monica》等歌曲传唱大街小巷。给他颁奖的嘉宾阵容也星光熠熠,从『刘晓庆』到『周润发』,从『成龙』到张卫健,可见他在『娱乐圈』️的地位。
但名气越大,粉丝间的对立就越发激烈。据当时媒体报道,曾有狂热粉丝在机场冲向『张国荣』,扔掷荧光棒并辱骂他是“抢谭校长奖项的小偷”。双方粉丝为了专辑陈列位置大打出手的新闻也时常见报。

这场持续数年的粉丝之争,最终让两位当事人都选择了退让。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取任何竞争性音乐奖项,而『张国荣』则在1989年选择退出乐坛。
“争霸带来的不是良性竞争,而是无休止的争吵,我不想再让这种氛围影响音乐本身。”他在告别演唱会上这样说道。

也正是在那场演唱会上,他对歌迷说出了那段著名的话:“你们会不会很快就不记得我了?我不是一个贪心的人,只希望以后有人问起八十年代的香港歌星,你们能随口提到我的名字,我就很满足了。”
这番话里透露出的脆弱感,与他当时的巨星地位形成了鲜明对比。事实上,『张国荣』的成名之路并不顺畅。香港『娱乐圈』️至今还流传着“连『张国荣』也要熬十年”的说法。

而他之所以在离世多年后仍被如此怀念,除了才华,更因为他的为人。圈内不少人都曾受过他的提携。
张卫健就是其中之一。当年失业的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每天拨打『张国荣』的电话,没想到有一天真的接通了。听完他的遭遇后,『张国荣』第二天就约了圈内朋友和他见面,后来还帮他挑选演出服。当媒体猜测他们的关系时,张卫健含糊地自称是“『张国荣』的表弟”,而『张国荣』从未出面否认。

1994年,在电台节目中被问及接班人时,『张国荣』点名推荐了两个新人:“电影方面可以留意『古天乐』,他有『刘德华』和『郭富城』混合体的感觉。唱歌方面,古巨基有点机会,唱得有点像阿伦,但希望他能更有自己的风格。”

当时『古天乐』和古巨基都还是新人,能得到这样的肯定,对他们的演艺之路无疑是莫大的助力。
除了提携后辈,『张国荣』在艺术上的探索也常常走在时代前面。1997年复出举办的“跨越97演唱会”,他穿着红色高跟鞋👠、留着『长发』的造型引发了巨大争议。当时有媒体用“人妖献唱”来形容,电视台甚至打出“儿童不宜”的警告⚠️。

然而同样的表演在日本却被赞为“天神降临”。如今再看,那不过是艺术家对舞台表现形式的探索罢了。就像梵高的画作在他生前不被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最初被视为荒诞一样,走在太前面的人,往往要独自承受时代的目光。

时光流转,当年那些争议已成过眼云烟。而『张国荣』留下的艺术作品和他待人的真诚,却随着时间的沉淀愈发珍贵。三十六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记得那个在舞台上发光发热的身影,记得他唱过的每一首歌,演过的每一个角色。
或许这就是真正艺术家的魅力——不被时代局限,不被流言定义,只用自己的作品说话,在时光中沉淀成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