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首播,86版《西游记》以89.4%的惊人收视率和数千次的重播,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堪称“活化石”。尽管孙悟空、猪八戒等重要角色始终未换人,但唯一经历了三次更替的核心角色却是唐僧。

作为曾经追剧的我们,那个时候总是专注于观看降妖除魔的情节,根本没注意到唐僧的变化。直到多年后重刷剧集,才猛然意识到,三位唐僧不仅外貌各异,连气质也大相径庭。那么,同样是饰演唐僧,三位演员各自塑造了怎样的不同形象呢?

三位唐僧,三种截然不同的“人格”,每一位都为这个角色刻画出了不可复制的记忆点。

最令人感慨的要属第一任唐僧——汪粤。回看《三打白骨精》中的片段,至今依然能让人气愤不已。孙悟空用火眼金睛识破白骨精的真面目,将其打死,然而汪粤饰演的唐僧却紧握禅杖愤怒斥责:“你这泼猴滥杀无辜!”那一眼神中的痛心与决绝,完美地诠释了唐僧的迂腐与固执。许多观众曾不止一次在屏幕前呼喊:“快让悟空走吧,别再跟着这糊涂师父了!”这也正是汪粤精湛演技的体现。

第二任唐僧由徐少华饰演,他将唐僧的形象演绎得温文尔雅,尤其在《女儿国》一集中的表现尤为动人。在面对女儿国国王深情表白时,徐少华饰演的唐僧双手合十低声念着“阿弥陀佛”,而耳根却悄悄泛红,那一刻的情感纠结令人动容。他的表演让人不禁感叹:“这才是唐僧唯一的红尘劫。”时至今日,徐少华和女儿国国王的对手戏仍是网友们热衷二创的经典素材。

第三任唐僧,由迟重瑞饰演。他的演绎更具沉稳与深度,少了些许青涩和迂腐,而多了一份历经磨难后的内敛与坚定。特别是在《真假美猴王》中,面对两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激烈争执时,迟重瑞饰演的唐僧不慌不忙地开始诵经,眼神中的慈悲与坚定瞬间镇住了场面。甚至有佛学研究者指出:“迟重瑞的合十手势、诵经姿态都非常考究,符合唐代僧人的礼仪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唐僧的三次更替并非导演杨洁的计划安排,每一次演员更换都让她为难不已。汪粤的离开源于他对电影的向往,这一决定打破了他与唐僧角色之间的缘分。1982年,杨洁在北影选角时,翻到汪粤的照片,觉得他气宇轩昂、气质出尘,便毫不犹豫地决定让他饰演唐僧。尽管当时有声音质疑汪粤“面相偏苦”,杨洁仍然坚信他“眼里有佛性”。为了让汪粤更好理解角色,杨洁安排他去寺庙体验生活,汪粤也剃发、打坐、念经。可惜的是,山里蚊子太多,导致汪粤几乎被咬得无法忍受,十几天后便狼狈归来。

拍完《三打白骨精》后,汪粤接到了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邀约。当时电影被视为“高大上”,而电视剧却不被重视,因此汪粤决定离开《西游记》追求电影梦。然而,那个获得金鸡奖的电影,他仅有三分钟的戏份,电影梦也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成就。

徐少华的离开则充满了学业与职业机会的矛盾。在汪粤离开后,剧组一度陷入停滞,杨洁偶然发现徐少华原定饰演小白龙,由于其外形清秀,便让他尝试唐僧角色。最终,徐少华凭借精湛的演技,成功塑造了唐僧的慈悲与执着。然而,徐少华当时还是大学生,拍戏频繁请假,学校要求他做出选择——要么放弃拍戏,要么失去学位。最终,徐少华决定选择学业,含泪向杨洁辞行。尽管剧组为他加薪,但他依旧选择了学业。

直到迟重瑞的“偶遇”才让剧组得以恢复拍摄。剧组停拍了半个月后,杨洁在广播艺术团门口发愁,正好遇到迟重瑞来领工资。她盯着迟重瑞看了很久,突然拉住他说:“你跟我走,演唐僧!”当时的迟重瑞并没有演过古装戏,但杨洁看到他的气质后,决定签下他,并要求他通读《西游记》并向高僧请教礼仪。

三位唐僧演员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汪粤后来转型当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师,培养了许多知名演员,时常借自己的经历告诫学生选择角色要选对的,而不是看似光鲜的。徐少华则进入山东省话剧院,深耕话剧舞台,主演了《基督山伯爵》等经典剧目,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赞誉。至于迟重瑞,他的生活则可谓“圆满”,除了在戏里取到真经外,戏外他也遇到了比自己大11岁的陈丽华,两人结婚后共同打造了紫檀木商业帝国,还一起进军直播带货,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回顾三任唐僧,实际上没有谁更好,三位演员共同塑造了一个立体的“大唐圣僧”。汪粤为角色奠定了佛性基础,徐少华为角色增添了情感温度,迟重瑞则完成了角色的升华与定格。他们的人生,也如同一场“西游”之旅,汪粤选择了眼前的风光,留下了遗憾;徐少华选择了学业,收获了扎实的事业;而迟重瑞则选择了坚守与契合,迎来了圆满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