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凭借凤凰卫视一战成名的刘长乐,晚年的遭遇却令人唏嘘:他最终败给了自己的女婿。顶着“香港太平绅士”的荣誉头衔,他眼睁睁看着女婿贺鑫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抓,家族旗下的金融项目陷入巨额亏损,迫使他不得不急售美国豪宅以填补窟窿。至此,刘氏家族彻底退出亲手创建的传媒帝国,这段辉煌的落幕显得格外狼狈。

刘长乐的太平绅士头衔曾是荣耀象征,但如今却带上了讽刺意味。贺鑫不仅是他的女婿,更是刘长乐寄予厚望的凤凰金融掌舵人。这个承载着凤凰卫视金字招牌的项目,曾被外界称作转型典范,吸引了无数人将养老积蓄和血汗钱投入其中。然而,所谓的转型奇迹并未出现,最终只留下惊人的97亿元黑洞。海口警方的通报一出,这场家族金融冒险彻底崩盘,不仅资金损失惨重,凤凰卫视二十年的公信力也因此受创。

为了弥补亏空,刘长乐不得不变卖家产。位于洛杉矶的豪宅,这栋象征家族实力的房产以760万美元💵挂牌出售,刚上架便匆匆出手,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偿还债务。七十多岁的他,本该安享晚年,却被迫为女婿的失误擦屁股,这份苦涩远超当年他闯荡商海的风浪。

许多人以为刘长乐天生擅长媒体,其实他的第一桶金源自石油贸易。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选择离开体制内工作,放弃中央电台铁饭碗,在海外石油贸易中积累了可观财富,这笔资金成为后来创办凤凰卫视的启动资本。1996年,他抓住了蒙古国退租“亚洲一号”卫星转发器的机遇,借助卫视中文台的牌照,成功打破电视圈的壁垒。

刘长乐的策略极具野心:他提出“左右逢源”的理念,使凤凰卫视成为大陆和台湾之间的桥梁,吸纳全球华人精英。那个时代,凤凰卫视以独特视角呈现新闻,成为中国通向世界的窗口。刘长乐立志为理想主义者搭建舞台,在客观层面,他确实做到了。

然而,巨大的成功让他逐渐自信甚至自负,为后来的跨界踩雷埋下了伏笔。企业规模扩大后,他面临任人唯亲还是唯贤的抉择,最终选择了前者。他将双胞胎女儿送出国接受精英教育,大女儿刘点点进入集团后,又将丈夫贺鑫拉入核心圈。家族绑定看似稳固,却也埋下风险。

贺鑫成为凤凰金融掌舵人后,刘长乐在公开场合称赞他为转型标杆。然而,凤凰金融实际操作依赖凤凰卫视的公信力,将观众信任转化为投资资金。贺鑫却进行高风险投资和虚假项目,最终几百亿资金去向不明。97亿元黑洞曝光,数万投资者血本无归,刘长乐承受巨大债务压力,家族企业的防火墙全面失效。即便长期在凤凰网工作的侄子刘爽,也在风暴中黯然离场。

若当初没有让女婿接触金融,或未将家族和企业捆绑,凤凰卫视或许会有不同结局。但商业世界没有如果。从2025年起,凤凰卫视不断经历人事动荡,表面是新老交替,实则是被迫切割。刘长乐先辞去行政总裁,再卸任董事局主席,并以11亿港元出售手中37.93%股份。这一操作对于普通人是天文数字,但相较凤凰巅峰市值和百亿债务,只能算作止损甩卖。

新股东入局,带着国资背景,徐威、孙玉胜等接手,标志着凤凰彻底告别刘长乐时代。到2025年3月,刘氏家族最后一名核心成员离职,这场持续四年的去家族化落下帷幕。有人归因于刘长乐年事已高,也有人认为传统媒体受『互联网』冲击而衰落,但真正原因是金融决策失误和将公信力用于家族获利。

刘长乐的一生可谓是改革开放后商业史的缩影:原始石油贸易积累财富,创办凤凰卫视实现文化雄心,晚年在金融泡沫中折戟。他每一步都踩在时代节点上,既是时代造就了他,也最终让他受制于时代。最大教训不是媒体转型的难度,而是底线不能破。凤凰卫视之所以能腾飞,是因为满足了特定年代的公众信息需求,积累了难得公信力;而最终的坍塌,源于将这份宝贵资产用于财富收割。

2025年,当刘氏家族的身影从凤凰卫视大楼消失,他的故事也正式落幕。那个左右逢源的时代已成往事,未来商业仍会有冒险与财富,但每位掌舵人都应记住:诚信是最珍贵的资本,一旦突破底线,再辉煌的帝国也终将化为沙滩上的城堡。

参考资料:

凤凰卫视《刘长乐获颁世界华人经济论坛终身成就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