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发达人亮相荧屏
濒临乐种枯木逢春
这两天,虹艺锯琴团的一些“80后”老爷叔一时成了新闻人物。11月9日晚上八点半,上海新闻综合频道播出的才艺竞技真人秀《时代达人秀》节目,来自上海虹艺锯琴团的四位“银发达人”亮相屏幕,成为舞台上的动人篇章之一。

上台演出的锯琴选手合影
11月9日新闻综合频道播放视频
登台的俞寿柏、胡忠义、左家发、朱志成仅靠大锯片和马尾弓,合奏了带有天然颤音的《雪绒花》,激越高亢的琴音在演播室颤动回荡,余音绕梁。那音色既像花腔女高音,又似幽幽的二胡呜咽,不绝如缕,妙不可言。胡忠义和外孙女陶佳桢还拉了一首《友谊天长地久》,以表传承。
一把铠亮的钢锯竟然能拉出动人乐曲,太不可思议了。这令主持人施琰、“阿庆爷叔”陈国庆和钢琴家孔祥东惊奇万分。在与锯琴手互动中,孔祥东关切询问未来可期的传承人,对此类小众乐器的传承表示了殷切期待。“阿庆”当场好奇地学起了拉琴。最终三位评委起立一致鼓掌表示通过。
上海市虹口区上滨广场参加达人秀虹口海选赛区的演出和评委的点评,三票全部通过。
这次虹艺锯琴登台达人秀,经上海市非遗办公室推荐,先后参与了这档节目今年8月的上滨广场达人秀虹口海选赛区的演出和嘉定等地的线下全国海选活动,经过角逐脱颖而出,进入后续电视录制环节,并在时代达人秀第三期播出。期间,家住曲阳社区巴林居民区的九十高龄佘瑞英虽因腿疾不能亲赴现场,但对活动的一举一动,她都牵肠挂肚,并在家接待了新民晚报记者李一能的专程采访。

新民晚报记者李一能的采访报道
锯琴在上海有过辉煌。1988年4月16日,上海音乐家协会锯琴专业委员会在全国率先成立,金少白当选会长,陈志康为副会长,音乐家朱践耳、司徒汉、管荫森、陈燮阳、李进、何彬等出席。尔后一些前辈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上海锯琴一度沉寂,这一绝活面临失传。

佘团长是区非遗锯琴艺术传承人
佘瑞英这位上海培华学校高级语文教师,被锯琴这种“会唱歌的锯子”深深迷住,一心扑在了传承锯琴上。2007年底,在虹口区文化馆馆长张伟民的支持下,“上海虹艺锯琴团”成立,出任团长的她,三顾茅庐拜请锯琴前辈出山,又踏破铁鞋,找回了1990年时,在东风中学培训过的一批青少年锯琴手,上海锯琴重整旗鼓。


“80后”锯手俞寿柏在公园传授锯琴
银发锯手在公园向年轻人传授锯琴
虹艺锯琴团成立以来,锯友们每星期在虹口区文化馆的排练雷打不动,并全力以赴参与本市重大演出,先后参加上海大戏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世博园区演出。连续六年在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舞台上亮相。沪港、“海峡两岸”同台演出等现场也都有他们身影,还在曲阳路街道的支持下,举办锯琴专场演出。多年来,他们举办的公益性演出有两百多场。


为曲阳社区举办锯琴演出专场
二十年来,佘瑞英衣带渐宽终不悔,对锯琴的传承功不可没。远隔重洋的华裔锯琴演奏家陈黎明也隔三差五来电牵挂上海锯琴的发展。2025年,上海市非遗中心协会向虹艺锯琴团颁发虹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锯琴艺术牌匾,佘瑞英成为锯琴传承人,并获市民文化节十年贡献奖。上海音协将锯琴团10年传承锯琴史料载入上海音乐志,实现了上海几代锯琴人的夙愿。

佘瑞英(中)获虹口区十年市民文化节贡献奖,左为陈筱洁副区长

如今的锯琴团人才济济
《时代达人秀》
在登上《时代达人秀》舞台上的高光时刻,他们的故事远不止“会拉琴”这么简单,一群志同道合的老伙伴因热爱而走到了一起,一首首中外名曲在锯琴上飘荡而出。他们守护的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一种不懈追求和沉静下来的匠心。
供稿:银联 盛涤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