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61岁老戏骨高曙光的动态,满屏皆是9岁爱子“小年糕”的豪奢日常:
在私家泳池里戏水,在宽阔的草地上骑马,享受着老来得子的极致宠溺。
然而,在这热闹的“父慈子孝”背后,由前妻江珊独自抚养了17年的长女高亦心,却仿佛成了局外人一般。

外界盛传,父亲名下的千万家产或将由异母弟弟独享。
而在他青涩奋斗期出生的女儿,似乎成了这庞大财富外的“局外人”。
一边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天之骄子”,一边是曾在大洋彼岸与母亲相依为命的长女。
这看似残酷的“同宗不同命”背后,真的只是父亲高曙光的薄情与偏心吗?

早年的高曙光,远没有如今“老戏骨”的从容与富足。
1995年,因为一部《我想有个家》,他与当时凭借《过把瘾》红遍大江南北的江珊相识。
jrhz.info
那时的江珊是全国男性♂️的梦中情人,热烈、浪漫、充满灵气;
而高曙光只是一个刚从流水线工人转型、仍在演艺圈摸爬滚打的硬汉小生。
两人的结合,在当时被视为“金童玉女”的神话。
他们给女儿取名“亦心”,合起来便是一个“恋”字,那是他们爱情最炽热时的见证。
然而,婚姻往往不仅是爱情的延续,更是性格的博弈。
江珊骨子里透着对激情的渴望,她希望生活每天都是崭新的;
而山东汉子高曙光,追求的却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淡安稳。
这种本质上的错位,注定了这段婚姻无法长久。
2003年,两人平静分手,没有争吵,没有指责。

在财产与抚养权的选择题面前,江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女儿高亦心的人生,被母亲改变了方向。
离婚后的江珊,做出了一个令『娱乐圈』️震惊的决定:
在事业的最巅峰期,带着只有5岁的女儿远赴美国。
对于一个单亲妈妈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收入的锐减,更意味着要独自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面对语言、文化和生活的重压。
但在江珊看来,为了让女儿远离国内舆论的风言风语,给高亦心一个安静的成长环境,这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
那漫长的17年里,高曙光在父亲的位置上是“缺席”的。
这并非是他刻意冷漠,而是远在异地无奈的选择。

高亦心的青春期里,没有父亲在身边的嘘寒问暖,更多的是看着母亲为了生计在中美两国间奔波的背影。
在很多个需要父亲力量支撑的时刻,高亦心只能逼迫自己快速长大,成为母亲的精神支柱。
坊间曾有传闻,江珊当年与『靳东』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最终因为高亦心的强烈反对而无疾而终。
那个时候的她,或许因为太害怕失去母亲的关注,而本能地排斥任何可能介入她们母女世界的“陌生人”。
这种由于父爱缺位而产生的强烈保护欲,是高亦心成长中的一道疤,也是她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勋章。

然而,命运的转轮从未停止。
当江珊带着女儿在异国他乡努力生活时,高曙光也经历了他的人生低谷与反弹。

在经历了沉寂后,他遇到了比自己小16岁的富商王玲。
这位在商界的“『鱼子酱』女王”,不仅用她的开朗治愈了高曙光,更为他的事业带来了转机。

52岁那年,高曙光迎来了儿子“小年糕”的出生。
与此同时,他凭借《庆余年》中“范建”一角再度翻红,片约不断,资产也随之水涨船高。
正是在这个阶段,大众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高曙光。
年轻时那个不懂表达、甚至有些木讷的父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会在网上疯狂“晒娃”的超级奶爸。
他不错过儿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眼角眉梢全是宠溺。
这种反差,让不少网友为高亦心感到委屈:为什么同是骨肉,待遇却天差地别?
其实,这与其说是偏心,不如说是人生的“时差”。
高亦心出生时,高曙光正处于事业爬坡期,年轻气盛且经济基础薄弱,他即便有心,也无力提供顶级的物质享受和高质量的陪伴。

而当儿子出生时,他已过知天命之年,财富自由、心态平和。
他将年轻时对女儿未能实现的亏欠,以及对天伦之乐的渴望,一股脑地投射到了小儿子身上。
这是一种“补偿式”的父爱,虽然对象换了人,但却是人性使然。
至于网传的“千万家产”,在世俗眼光中或许是衡量爱的唯一标准,但在高亦心的人生里,或许早已不再重要。

江珊用了17年的时间,虽然没有给女儿留下万贯家财,但她给予了女儿最宝贵的精神富养。
看看如今的高亦心,她没有长成一个怨天尤人的“弃女”。

相反,她拥有着极其健康和宽广的胸怀。
在母亲参加《跨界歌王》时,她大大方方地登台助阵,眼神里全是自信与对母亲的爱;
当江珊遇到同样温厚善良的演员田小洁时,已经成年的高亦心不再像儿时那样排斥。
而是主动接纳,甚至成为了继父与母亲之间的“神助攻”。
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那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异母弟弟,她从未流露出嫉妒,反而与之相处融洽,尽显长姐风范。
这种内心的丰盈与安全感,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江珊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了女儿:
女性♀️的价值不依附于父亲的关注,也不取决于能继承多少遗产,而是源于独立的人格和爱人的能力。

如果说,弟弟“小年糕”继承的是父亲打拼半生积累的物质财富,是世俗意义上的“好命”;
那么高亦心继承的,则是母亲江珊那份坚韧、通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遗产。
如今的局面,看似“不公”,实则“圆满”。
高曙光在晚年享受着儿孙绕膝的热闹,弥补了年轻时的遗憾,将家产留给尚且年幼、需要保障的儿子,合情合理;
江珊在历经千帆后,不仅收获了优秀的女儿,也终于在田小洁那里找到了渴望已久的安稳与呵护;
而高亦心,她早已跳出了原生家庭的遗憾,在心理学领域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拥有了独立行走世间的能力。
所谓的“同宗不同命”,不过是旁观者带着滤镜的唏嘘。
爱是流动的,它在不同的时间段以不同的形态存在。

对于高亦心来说,与其去争夺那份并不属于自己成长轨迹的家产。
不如守着那个为自己遮风挡雨17年的母亲,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毕竟,内心不缺爱,才是这世间最大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