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炒到几百万的瑞士表,如今二手亏150万都卖不出!中产更惨了

价格炒到几百万的瑞士表,如今二手亏150万都卖不出!中产更惨了

『奢侈品』遇冷的风,也吹到了瑞士名表。

瑞士名表曾是财富地位的象征,大佬们的身份标签,如今却沦落到“有钱人的嫌弃、年轻人不爱”的窘境。

2024年,瑞士腕表出口仅仅914万只,对比2023年出口的1690万只,出口量几乎腰斩。

劳力士曾是投资市场的硬通货,二手表涨幅一度高达160%。手腕上的劳力士,哪里是戴了块表,明明就是戴了个移动小金库,比股票、黄金还值钱。

如此保值的劳力士,也没能使瑞士腕表止住销售下滑的悲剧。

可到了2024年底,劳力士的二手行情却坐上了滑梯——价格比2022年的最高点足足跌了1/3,落到了4年来的谷底。

劳力士之外,曾在中国备受追捧的爱彼、浪琴等瑞士名表,如今销量普遍下滑,二手行情更是跌回2022年前的水平。

曾经延续四十载的财富神话,为何在褪色?瑞士腕表还能否重返昔日荣光?

一块只能看时间的小小腕表,是如何成为『奢侈品』的呢?

这要从16世纪说起。当时,法国胡格诺派教徒逃难至日内瓦,也将宫廷精密制表技艺带到瑞士,

没落的瑞士珠宝业匠人们,将法国宫廷制表技艺,与珠宝精工相结合,开创了1种独特新颖的制表工艺流派。

从此,以走时精准、工艺精良著称的瑞士腕表便诞生了。随后,他们不断改进新技术,引领整个行业的潮流。

1801年宝玑大师发明了神奇的“陀飞轮”,把手表误差从几分钟缩短到了几秒钟。

1914年,浪琴表以领先全球的精准度,一度成为行业新标杆。

直至今日,诸如百达PP的万年历、江诗丹顿奏鸣报时的三问表,这些顶尖技术,至今依然让人惊叹。

20世纪60年代是瑞士制表的鼎盛时期,钟表业一度成为瑞士的支柱产业。

当时每100个瑞士人中,就有2个人从事钟表业,全国1500多个钟表企业,养活了近9万瑞士人。

巅峰期,瑞士品牌独占全球腕表半壁江山。

然而,商业的发展就像抛物线,高峰过后紧跟着下坡路。

科技追赶技术的速度,远高于人工技术的精进速度。70年代,新兴的日本石英表对素以精准度为傲的瑞士制表业,发起了强烈冲击。

昂贵的瑞士机械表,在精度相似、价格低廉的石英表面前,不堪一击。市场迅速被抢走,瑞士表业有六成人失业,9万的从业人员只剩下不到3.3万人在岗。

瑞士表业痛定思痛,重新审视定位,将其珠宝的奢华工艺与精确度工艺相结合,把单纯的计时工具变为高端『奢侈品』。

瑞士腕表一跃成为佩戴者身份与品位的象征,使其与普通手表区分开来,被定义为“可佩戴的传世资产”。

找准新定位后,瑞士表业再次驶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全球七成近1.04亿的腕表,都是由瑞士生产。

以劳力士为首的瑞士表业四大天王,吞食了全球75%以上的腕表市场,整个瑞士腕表业如同坐上火箭,价格直冲云霄。

1954年仅几百美元💵就能入手的劳力士潜航者,到2025年身价已经高攀让不起,10万元人民币起售,还需要预订排队3个月。

劳力士的价格飙升,也带动百达PP、欧米茄、浪琴等品牌水涨船高,每年价格上涨10%以上。年销售过亿的腕表品牌中,瑞士品牌就占了6家。

随着亚洲经济回暖,瑞士表消费的热潮,也从欧美挪到了东亚。

2025年,中国一跃成了瑞士表的消费大国,光是劳力士就在中国市场,吃掉了全球销量的三到四成。

这股瑞士名表风,到底何时刮到中国的?

瑞士表的时髦风潮,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吹进中国。

欧米茄在北京王府井百货一亮相,柜台前立马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一看标价,纷纷感叹:一块表要五千多块?这可是那会儿普通人整整七年的工资!

更令人震惊的是瑞士腕表价格的飞涨速度。

80年代,一块瑞士表可抵得上普通人七年的薪水。

到了1992年,一块浪琴表的价格已高达8000元,即便如此昂贵,仍有不少商界人士甘愿排队数月购买。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经济腾飞催生了大批新富阶层,他们对瑞士腕表的追捧近乎狂热。

狂热的风潮在2023年的秋天登顶,拍卖会上百达PP的复杂功能情表,竟然拍出令人瞠目结舌的1.47亿天价!大众一片哗然。

即便百达PP价格高昂,也挡不住国人对瑞士腕表的喜爱。更多普通消费者转而选择价格更亲民的浪琴。

2023年浪琴在中国区门店达到500家,热门款式表,常常卖断货。

国内抢不到?那就去国外买!

结果,欧洲游跟着火爆起来,中国游客“买表像买菜”的豪气让老外大开眼界。

2018年,瑞士卢塞恩的表店中有近90%的销售额主要依赖于旅游团客户,其中中国游客是主要的消费群体。

2023年,瑞士表在拍卖会上再创天价,风头正劲。不过一年后,2024年瑞士各大品牌,却感受到市场的寒意。

大家竟发现,以前“一表难求”的劳力士,都可以不用排队就能买到现货。

而数据显示,伯爵、百达PP、江诗丹顿的市场指数跌幅,均超过了劳力士。

再看出口数据。

2024年价格在24000元以上的瑞士腕表,减少了5%的出口额,整个瑞士钟表全年出口数量直线下降了14.5%。

40多家的瑞士表厂因出口大跌,不得不向当地政府求助补贴,勉强活下去。

瑞士腕表持续了40年的财富神话,如今正被改写。

导致瑞士腕表财富神话破灭,最直接的原因是大家都没钱了。

其中,中产是财富缩水最厉害一群人。

以前奢侈腕表升值空间高,他们会当投资购入。

但是瑞士腕表过度依赖炒作和单一的中国市场,导致抗风险能力弱,使得腕表“金融属性”被中产祛魅。

连劳力士CEO都公开表示“把奢华腕表当投资的风险很大”,进一步动摇了消费者对腕表的投资信心。

2022到2025年经济低迷,金价反而逆势上扬,与腕表贬值形成强烈反差。

作为瑞士表的重要买家,中产阶层纷纷转向更稳妥的黄金投资——真金白银,拿在手里更安心。

另一方面,瑞士表失宠的同时,功能多样的智能手表正迅速占领它空出的位置。

2024年,华为智能手表一举登上了中国市场份额的榜首,它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正是原来买瑞士表的那批讲究生活品质的新中产。

看看上海陆家嘴金融圈这个“风向标”就明白了。

基金经理们腕间的“标配”正悄然变化:从百达PP鹦鹉螺,转向了能实时监测心率的华为GT4智能表。

他们甚至根据严肃的商务会议,还是轻松的私人约会的不同场合,灵活更换表带风格。

智能手表凭什么赢得年轻人的青睐?

答案在于它超越了单纯计时,能切实帮助人们监测心跳、刷门禁卡、扫码付款。既守护健康,又提升生活效率,真正做到实用与个性,一举兼得。

瑞士制表如今的困境值得很多品牌警醒:

死抱着“手工奢华”的金字招牌,对技术变革和年轻人喜好视若无睹?再辉煌的传奇,也怕被时代抛下。

如今的中国品牌,正用技术革新撬动市场。

中国智能手表放弃在表的身份标签上做重点营销,而是让产品回归服务于人的本质。

2024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规模冲到460亿元。这个数字背后,是消费者用钱包👛投出的最真实一票。

这场静默的战争,赢家不是某个品牌,而是读懂了“时间对生活真实意义”的消费者。

-END-

参考资料:

1.南方都市报:《斯沃琪集团去年销售额下滑近15%,瑞表出口额降至两千亿元

2.环球时报:《中国成为最大腕戴设备市场

3.巨潮WAVE:《瑞士名表遭遇断崖式大降温

4.凤凰WEEKLY:《暴跌的劳力士,批量制造「失意」中年人

作者:姜花小姐

编辑:柳叶叨叨

特别声明:[价格炒到几百万的瑞士表,如今二手亏150万都卖不出!中产更惨了]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BY2 冰蓝透视装吸睛,精致细节满溢女人味!(冰蓝rgb)

当她们在这样的场景中表演,服装与环境融为一体,仿佛她们本就是这片奇幻世界里的精灵,而透视装的设计,让她们的身姿在这梦幻背景下更显轻盈柔美,女人味在清冷的基调里悄然绽放,形成一种独特的反差魅力。熟悉她们的粉丝会…

BY2 冰蓝透视装吸睛,精致细节满溢女人味!(冰蓝rgb)

LED 驱动控制专用电路 TM1629A(led驱动控制器原理图)

数字接口、数据锁存器、LED驱动、键盘扫描等电路。 表等数码管或LED显示设备。 • 辉度调节电路(占空比8级可调) • 内置上电复位电路 •内置数据锁存电路 • 内置针对LED反偏漏电导致暗亮问题…

LED 驱动控制专用电路 TM1629A(led驱动控制器原理图)

无锡出品,又斩获三项大奖!(无锡zakuzaku)

"偷灯油"的比喻在影评区炸了锅,有北美学影人发推感叹:"Nanjing PhotoShop的拼音字幕里,藏着东方叙事的魔法。血火在背景里模糊成色块,前景是申奥故意拍糊的焦点:&q

无锡出品,又斩获三项大奖!(无锡zakuzaku)

章凝公开孩子父亲,格莱美奖得主,歌手米格尔·皮蒙特尔(章凝ins账号)

(段落顺序调整,同义替换:将孩子信息前置,用"掌门人"替代"主编","天王"替代"歌手")这对跨

章凝公开孩子父亲,格莱美奖得主,歌手米格尔·皮蒙特尔(章凝ins账号)

消费者美的烤箱遭陌生手机号绑定并远程启动,用户质疑隐私与安全隐患(美的烤箱测评)

美的烤箱被陌生人绑定启动,部分用户称空调洗衣机有类似情况该网友还表示,其已排除了邻居连接自家wif控制烤箱。 该网友质疑美的智能家居存在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以及严重的安全隐患。用户表示,他当时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消费者美的烤箱遭陌生手机号绑定并远程启动,用户质疑隐私与安全隐患(美的烤箱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