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关于挑选包包的文章真的是说到我心里去了。谁没在商场里冲动消费过呢?当时觉得自己捡了个便宜货,但一回到家,背上身才发现各种别扭:要么颜色跟交通警示牌一样刺眼,要么背带的五金件短短几天就掉色泛绿。这样的包倒是放着不碍事,但背出去又拉低了气质,最后只能被遗忘在角落里,积灰尘。
其实,选包可不是随便找个能装东西的袋子就行。身边的姐妹们也碰过不少坑:有些人省吃俭用买的名牌包,背了几年后边缘磨出毛边却舍不得扔掉;还有人图便宜入手了亮粉色的PU皮包,结果搭西装时就像穿了戏服;更别提跟风买的仿大牌老花款,地铁里随随便便就能遇到好几个撞款的。
这些包无论你化多么精致的妆容,结果也是救不回来。挑包时,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下面这四种坑。
首先是颜色太浮夸的“调色盘包”。荧光橙或亮紫色本以为活泼,实际上背上身就像行走的霓虹灯,既显黑又显土。然后是软塌塌的“泄气包”,这种包材质没骨架,用两次就变成面饼,还总是肩带滑落。再有,就是满大街都能看到的“复制包”,不仅毫无设计感,连仿造的五金件和走线都随时暴露出它的廉价感。最后是开裂掉皮的“沧桑包”,皮面破旧不堪,背出去总能被人问:“这是十年前的包吗?”
真正懂行的姐妹们其实都明白挑包的三个原则。首先,材质是关键。小牛皮耐磨,羊皮细腻,而帆布最好选择厚实挺括的那种。优质皮料摸上去滑滑的,像婴儿的皮肤,而且使用后会愈发有光泽。其次,颜色也要讲究。米白、燕麦色和雾霾蓝这样的莫兰迪色系,搭配深色的衣服显得格外有质感,搭配浅色的则清爽可人,比黑白的搭配提升气色效果更好。最后是款式要因人而异。小个子女生就别盲目选择巨型托特包,腋下包则更显高挑;溜肩的女生应避免细链条包,宽肩带才更适合。
最重要的是,让包包和衣服能够“对话”。通勤时可以搭配线条硬朗的方形包,周末穿棉麻裙时选择编织包,运动风则可以背个潮流的尼龙腰包。千万别把铆钉包和针织衫搭在一起,那样看起来就像多了个摇滚歌手。记得我有一个闺蜜,把流苏包搭配西装三件套,结果被同事戏称为“行走的鸡毛掸子”。
最终,挑包的核心在于包的质感,而不是价签上的几个零。看看针脚,密度要高到一眼看不出线头;五金的触感要冰凉而且不划手,开合时顺滑不卡顿。与其买十个只能在照片中“活着”的“照骗包”,不如投资一个能够使用三年的优质包。毕竟,真正能撑得起场面的包,能让别人看到后说“你背什么都好看”,而不是“你这包一定很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