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作品和考古资料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古代皇帝在登基时所戴的一顶帽子,这顶帽子上垂挂着珠串。你是否曾好奇这些珠串的真实用途是什么呢?
让我们首先聊聊这顶“帽子”的正式名称,它被称为“冕”(读音:[miǎn])。冕的最初定义是一种通过带子固定在下巴上的古代礼帽,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专门用来指称天子、诸侯、卿、大夫等所佩戴的礼冠。
冕的构造包括几部分,如綖板、冕旒、金簪、冠武和充耳等。其中,綖板的设计前圆后方,象征着天圆地方。在綖板的前后两端,各垂挂着几串玉珠,被称为“旒”(读音:[liú])。
綖板的两侧还垂挂着“充耳”,这个设计蕴含着一种寓意,提醒帝王不能轻易相信谗言,耳边的非礼之言不必倾听,要有所听闻而有所筛选。
如今我们了解了古代皇帝“帽子”上珍珠串的名称为“旒”,那么它的存在究竟只是一种装饰吗?不是的。在冕冠中的每一个饰件都有其深刻的内涵与意义。这个“旒”实际上具有以下几种重要作用:
1. 身份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冕冠上旒的数量是辨别一个人身份的重要标志。通常情况下,冕冠上有十二旒的是皇帝,而九旒则属于太子及亲王。
2. 理政的哲理。冕旒悬挂在王者眼前,宛如一道帘子遮住了目处高位的帝王的眼睛,这象征着君主要“目不视邪”,不去注意那些不正之事,王者应该懂得适时“睁只眼闭只眼”,保持朝政的平衡。
3. 维持端庄的仪态。如果动作稍显幅度略大,这前后的珠帘便会在皇帝面前晃动,产生不适。这就要求帝王时刻保持一种端庄的仪态,绝不能显得浮躁或失礼。
因此,成为古代皇帝真的就如此快乐吗?虽然身处于三宫六院的富丽堂皇之中,但内心的孤独感却常常隐藏在光鲜的表面下。比如在《万历十五年》中,万历皇帝经历了三十年的摆烂生活,他无疑就是紫禁城中一位真正的囚徒。
回想起来,我们或许更能体会普通人过着平凡日子的幸福,这种朴实的生活反而拥有更真实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