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北京王府井的街头,一张巨大的广告海报吸引了无数路人的目光。海报上,女孩的脸上布满雀斑,单眼皮、塌鼻梁,藏身于百合花后,倔强的眼神与周围的嘲笑形成鲜明对比。一些行人忍不住指着她:“这是治雀斑的广告吧?”甚至有人恶意嘲笑:“这种长相也能做模特?”女孩静静站在那里,聆听着街头的嘲弄,默默攥紧拳头。她就是吕燕,来自江西德安矿区的普通女孩,连普通话都有浓重的乡音。那一刻,她心中只涌上一股坚定的念头:“我既不丑,也不美,我只是特别。”正是这个“特别”的女孩,最终让世界重新审视中国的美。
在艰难起点中崭露头角
吕燕的起点远比别人艰难。1981年,她出生在江西德安的一个矿区,身高一米七八的她从小就被人嘲笑,“走路总是弯腰,像只虾米。”父亲无奈地将她送进县里的芭蕾舞团,目的是让她矫正姿势。然而,命运的转机并未发生在芭蕾舞上,而是在模特队选拔中悄然到来。某次选拔时,吕燕这个看起来笨拙的高个女孩引起了负责人李东田的注意。“你要去北京比赛吗?”李东田问她。“当然去!”吕燕毫不犹豫地回答,她心里想的却是:“终于可以去看看天安门。”
虽然她在北京的比赛上以惨败告终,但这次经历却深深点燃了她的模特梦想。于是,吕燕留在北京,成了一名“服装助理”。每天,她的任务是帮模特挂衣服、拉拉链,而晚上,她挤在租金300元的合租房里,和几个女孩一起分吃一碗饺子,也觉得是幸福的。
机遇与挑战:巴黎之路
1999年,吕燕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机。当时,她在一次试衣中被造型师李东田发现,李东田顿时被她独特的气质震撼,“换她拍!”这就是那张在王府井街头引发轰动的“雀斑百合花”海报。此时,吕燕的美丽和与众不同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甚至有不少人质疑她的外貌。但在此时,新丝路模特公司向她抛出了橄榄枝。然而,吕燕看穿了其中的商业本质:“他们不过是想把我签下来,压在箱底。”最终,她拒绝了签约,而这一决定让她遭遇了封杀威胁。
然而,命运的转折再次悄然到来。两位法国模特经纪人在北京的街头看到她的海报,被她的独特魅力吸引,立即提出:“去巴黎吗?”吕燕当即回答:“去!”她带着快译通、地图和一些煮鸡蛋,独自踏上了通往时尚之都的旅程。
巴黎地铁里的孤独奋斗
巴黎的生活比想象中的还要残酷。语言不通的吕燕,每天都要在巴黎的地铁里一户户敲门,向不同的模特公司自荐。她用手势和笑容争取机会。当其他模特在享受米其林大餐时,吕燕却常常在公寓里吃水煮蛋,度过艰难的日子。她曾在回忆中说道:“当你什么都没有时,反而没什么可失去的。”正是这种孤独与坚韧,逐渐赢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可。有一次拍摄中,她穿着纯白套装,脸上涂满深色油彩,站在镜头前一动不动:“我怕弄脏衣服,给别人添麻烦。”
吕燕的这种极致敬业的态度,最终为她打开了国际时尚的大门。VOGUE杂志向她伸出了橄榄枝,而2000年的世界超模大赛上,这个曾被国人嘲笑为“丑”的女孩,意外地夺得了全球亚军,创造了中国模特在国际赛事中的最佳成绩。当她的照片挂上卢浮宫的墙面时,北京街头那些讽刺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但吕燕站在巅峰时,却感到一丝不安。
爱情与创业的全新挑战
命运的第三次转折发生在巴黎『时装周』的后台,吕燕遇到了改变她人生的男人——法国贵族后裔弗雷德。面对这个气质儒雅的高富帅,吕燕大胆地开口:“法语里‘一见钟情’怎么说?”三个月后,这个曾经调侃“女追男隔层纱”的女孩,把一见钟情的对象变成了丈夫。
然而,2010年,站在上海家中,看着襁褓中的混血儿子,吕燕突然意识到:时尚圈的残酷——模特始终是产业链中最末端的存在,永远被挑选,永远是被动的一方。她开始明白,超模的光环并不能给予她真正的安全感。那时,她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模特到企业家:创业之路
2013年,吕燕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创建自己的品牌。尽管亲友都反对,“这个时代,参加真人秀赚的钱更多、更轻松!”但吕燕却坚定地拒绝了:“做节目,我永远是被牵线的木偶;这次,我要当那个提线的人。”
创业的头四年,吕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公司的亏损让她掉了大把的头发。作为曾经靠蹦迪减压的模特,她发明了独特的减压方式——疯狂地面试同行:“面完三四十人,听他们讲困境,我突然觉得自己并不算惨。”吕燕笑着回忆道。
如今,她常常穿着自己品牌的套装,涂着红唇出现在店里。当有年轻女孩羞涩地问她:“我脸上有那么多雀斑,能当模特吗?”吕燕微笑着指着自己脸颊:“看,我的商标™️还在呢!”这个曾经被人鄙视为“丑”的矿区女孩,曾在卢浮宫挂过照片,曾在巴黎地铁里吃硬面包,曾在创业时苦苦坚持四年。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中国审美的革命。
从江西德安到巴黎的时装秀场,从曾经被挑选的“衣架”到如今掌控产业链的『设计师』,吕燕就像她形容的那棵野草,“打不死,压不死,火烧不死。”有一天深夜加班后,她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当年王府井海报的扫描图,配文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幸会。”
她的故事,给了无数年轻女孩勇气:不管别人怎么说,你的“特别”终会成为最闪亮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