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猫认为,没有必要过于急于求成,写作的质量远比数量更为重要。相信读者朋友们也希望能看到更多精彩的文章,而不一定需要频繁更新。
这位朋友的话非常有道理,考虑到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限制,目前每篇文章写到两千多字已属极限。再加上中间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插图设计,我常常将一篇完整的文章,如刚完成的关于淮南三叛的内容,拆成三篇来发布。
这种策略的实施带来了几个显著的问题:
1. 将文章分为多篇后,读者在阅读时会感受到不畅快。
2. 每次为新文章拟定标题时,简直是绞尽脑汁,十分费劲。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思索了很久。现在的解决方法是,隔一天发布一篇文章,看看这样的节奏效果如何。
接下来,我计划撰写一篇关于曹家孤勇的文章,先插入一个有趣的小知识点:在古代,篡位称帝的程序大致如下。权臣在入朝不行趋礼、赞拜时不需报上名号以及佩剑上朝等多种方式下,来展现其独特而高贵的地位。虽然这些举动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篡位,但是最终能够完成靠拢权力进行改朝换代的权臣,通常都会遵循这些规矩,以显示其尊贵的身份,来震慑其他大臣。
在这个过程中,加九锡就几乎可以明确预示着他有篡位的野心。然而,最为关键的步骤是:封邦建国。封邦建国指的是权臣被皇帝封为王或者公爵之后,建立一个半独立的国家成为其附属国。这些区域通常是在帝国经济最富庶、人口最稠密且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的地方,比如曹操所建立的魏国,其疆域涵盖了冀州的十个郡。
尽管现在的司马家族看似十分强大,但如果没有封公建国的举动,他们就无法名正言顺地将权力传承下去。未来,形势又将如何发展呢?没有任何政治资本的司马炎,面对众多司马家族成员,极有可能陷入为了争夺权力而愈演愈烈的斗争中。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司马家族的内战可谓盛况空前,场面极其惨烈。如果在那个时候,曹家有一位英明的君主,恢复皇权的可能性也并非没有。
那么,怎样才能阻止司马昭的攀升呢?曹髦将会给出他的解决方案。
文章有几点说明:
1. 之前部分文章已经汇总成集,想要了解具体步骤,可以关注并发送消息至“极简史”。
2. 本系列文章的一个特点是图文并茂,这也是我开始写作的初衷,旨在让历史更易于被理解。
3. 由于我并非历史专业人士,因此如果文章中出现史料引用错误,恳请大家多多包容,同时欢迎进行理性的讨论,但请务必远离无谓的争吵。
4. 为了确保大家的良好阅读体验,我们不设置付费阅读,也不会在文章中强行插入广告。不过,如果您在阅读完后,能够顺手点击底部的广告,那便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5. 目前暂时不打算建立微信群,出书的计划似乎也暂不可行,顺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