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媒体讯:我们以太阳的升落定义日常,将生命切割为分秒,却鲜少叩问,这是否是时间的唯一尺度。在天文学的宏大叙事中,存在着一种更为恒久、严谨的度量衡——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的“天体时”。它关乎宇宙的节律,而非尘世的瞬息。如今,一枚腕表,竟敢于将这种宇宙维度的哲学戴上腕间,它便是为纪念品牌创立250周年而生的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7255天体陀飞轮腕表。这不仅是宝玑对时计功能的再次探索,更是一次关于时间本质的深刻宣言。
这枚腕表的核心,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视觉魔法与机械革命。它搭载了宝玑史无前例的第一枚“飞行陀飞轮”。陀飞轮,在18世纪并非仅指机械,其词源更与笛卡尔哲学中“具有旋转运动的物质系统”——即行星运行体系,有着深刻的理论关联。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当年获得专利,正是为了用机械的旋转去抵消地心引力对精准的扰动。而今,宝玑的制表大师们,通过移除陀飞轮上方的支撑表桥,让整个擒纵系统仅由底部支撑,如一颗脱离引力束缚的星体,悬浮于表盘之上。这便是“飞行”的诗意所在。然而,宝玑的雄心不止于此,它进一步融入了“神秘”结构,将驱动陀飞轮的齿轮系完全隐匿。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仿佛无依无凭、自行运转的机械心脏,在深邃的表盘上,上演着一分钟一周的精准芭蕾。在方寸腕间,宝玑并非复刻星空,而是重建了一种宇宙观。
这片宇宙的画布,是一面由大明火砂金石珐琅精制而成的表盘。这种诞生于17世纪意大利穆拉诺岛的“星光玻璃”,其工艺本身便是一场“机缘巧合”的艺术。工匠将铜屑混入熔融玻璃,经超过800度高温的反复煅烧,才凝结成深邃夜空里闪烁的繁星。每一枚表盘的星点分布皆是独一无二的偶然,这意味着限量50枚的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7255天体陀飞轮腕表,每一枚都是独特的存在。当温润的宝玑金时标与指针在其上滑过,光影流转间,仿佛是在丈量一片私人的星河。宝玑首席执行官柯世霖先生(Gregory Kissling)的感言恰如其分:“这款作品亦是致献精妙陀飞-飞轮装置的一曲颂歌,其时间显示几乎成了次要....”
将视线移至腕表的技术纵深,其构造更是对常规的挑战。为了实现陀飞轮的悬浮感,整个装置被刻意抬升,高出夹板2.2毫米,这直接决定了机芯乃至整枚腕表10.2毫米的厚度。这是一种以核心复杂功能定义整体架构的魄力,陀飞轮不再仅仅是机芯的一部分,它就是机芯本身,是整枚腕表的灵魂与准则。翻转至表背,饰以全新“钟表堤岸”玑镂刻花图案的机芯夹板,其灵感源自品牌发源地巴黎西岱岛的蜿蜒轮廓,每一道刻纹都是对品牌悠长历史的回响。
从1775年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在巴黎创立工坊,到1801年陀飞轮专利的诞生,再到今天这枚融合了“飞行”与“神秘”的杰作问世,宝玑的250年,是一部不断驯服时间、并与之共舞的历史。这枚7255天体陀飞ION腕表,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奢侈并非占有时间,而是理解时间的不同维度。它献给那些仰望星空的人,也献给那些在内心深处,为自己保留了一片宇宙的人。
撰文/奢侈品媒体 实习编辑 李欣樾
校对/奢侈品媒体 实习编辑 李佳慧
冷眼奢华观察站 | iLuxureport
唯物质主义精神家园,中国第一个用谷歌眼镜采访的自媒体
在 iLuxureport, 与主页君一起冷眼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