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人物造型与肌理变化的想象
一、水墨语言创新
以独特墨泡肌理打破传统笔墨,墨泡的随机、朦胧与线条勾勒的人物轮廓融合,构建新视觉秩序,展现对水墨技法突破的探索,让传统水墨焕发当代性,是在水墨语言边界上的大胆尝试,借新形式激活水墨艺术活力。
、
二、古典意象重塑
选取罗汉、仕女等古典人物题材,借传统形象传递东方审美。墨泡营造的虚幻感,使古典人物超脱现实,似在古今交织时空,是对古典文化符号的当代解读,既致敬传统人文精神,又以新视觉体验,唤起观者对古典意境、文化底蕴的再认知,延续东方美学脉络 。
三、精神内涵传达
通过人物形态、墨韵氛围,传递超脱、含蓄等东方精神。不管是罗汉的自在,还是仕女的温婉,借墨与线的交融,将传统人文情怀、精神哲思融入画面,让观者在独特水墨语境中,感受宁静、悠远的精神意境,实现创作者对人文、精神层面的表达与传递 。
这两幅翟艳娜的水墨作品,诠释运动活力与生命张力:以水墨写运动姿态,《奔跑之光》的奔跑步态、《采球随步转 回身落燕轻》的球类运动身姿,借墨色浓淡、线条疾缓,呈现动态韵律,诠释运动带来的生命迸发活力,展现人在运动中彰显的蓬勃生命力 。
象形文字与人物 花鸟之间的重构
这两幅花鸟画,延续了中国传统文人画 “托物言志”“以形写神” 的精神内核,同时以现代水墨语言拓展表达,分别从 “精神坚守” 与 “生命律动” 两个维度诠释内涵:
一、《坚贞自抱》:苍劲中的精神坚守暗喻 “逆境中的坚守”;黄花明黄色点缀画面,在素净背景中格外醒目,象征 “困境中的生机与希望”,呼应“坚贞”背后的积极力量。题跋的精神点睛 “坚贞自抱” 直接点题,诠释 传统文人推崇的“守正”品格:不随波逐流,在岁月冲刷中保持本心。水墨的写意性,让植物形态超越自然写实,成为精神品格的视觉符号。
二、《翩翩舞态》:盛放中的生命律动,水墨晕染出扭曲、流动的线条,打破静态平衡,似在“舞动”,传递生命的灵动与自由;题跋的意境延伸,“翩翩舞态” 呼应画面的动态感,诠释自然生命的韵律之美:植物不再是静态的物象,而是被赋予“舞蹈”的生命力,体现画家对 “生机盎然”的自然观照,以及对生命蓬勃状态的赞颂。
三、两幅画的共性与突破
共性:均以 “植物”为媒介,借水墨写意传递精神内涵(坚守 / 律动),延续文人画“诗书画印”融合的传统。
突破:摒弃传统花鸟画的“工笔写实”或“淡雅含蓄”,以 大胆的笔墨变形、浓艳色彩 赋予植物现代感,让古典精神与当代审美碰撞,诠释“传统笔墨如何表达当下生命体验”。
简言之,《坚贞自抱》是 “精神的雕塑”,《翩翩舞态》是 “生命的舞蹈” —— 前者凝萃坚守的力量,后者释放律动的活力,共同构成翟艳娜对“自然与精神”关系的双面诠释。
这两幅翟艳娜的花鸟画与人物造型结合,从不同角度诠释艺术内涵:
《健劲》:借松菊组合,以苍劲松枝、盛放菊花,诠释生命力的坚韧与蓬勃。墨色浓淡表现枝干筋骨,多彩菊花显活力,“健劲” 二字点明对刚健精神、顽强生命力的赞颂,也体现传统文人松菊喻高洁、坚韧的文化内涵。
《虚怀若谷》:绘玉米等作物,水墨勾勒形态,色彩凸显饱满。“虚怀若谷” 赋予题材人文哲思,诠释谦逊胸怀,似作物成熟而低调,也体现对自然造物的敬畏与对朴实、内敛精神品质的推崇,借日常田园题材传递深刻人文意涵 。
二者均以水墨花鸟为载体,融合自然物象与精神表达,展现传统水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质 。
第一幅画《清泉融玉露润物细无声 人间情侣此何雾不春风》
自然与情感的交融:画面中浓墨重彩的枝干与明艳的花朵相互映衬,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题诗 “清泉融玉露润物细无声” 描绘了大自然的滋润与滋养,象征着美好而细腻的情感。画家借自然之景,传达出人间真挚情感如同自然甘露般温润无声,给人以慰藉和美好感受 。
第二幅画《生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灵相通的追求:画作以灵动的笔墨勾勒花叶形态,色彩搭配和谐又富有变化。题诗 “生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出自李商隐的诗,表达了即便没有外在的完美契合(如彩凤双飞),但只要心灵相通,便能超越现实的局限。画家借此传达出对精神层面默契和沟通的重视,强调心灵交流的珍贵与难得 。
这两幅翟艳娜的画作,从不同维度诠释艺术与思想:
第一幅(题诗 “面壁萧然对冷窗……” ):借水墨花卉、枝干,结合题诗营造孤寂又寻求突破的意境。“面壁”“冷窗” 等体现独处、沉思状态,“重塑清魂向暖阳” 诠释在困境中挣脱精神枷锁、追寻希望与光明,是对心灵突围、自我救赎的表达 。
第二幅《罗裙香动》:以荷花等为元素,“罗裙香动” 赋予花卉拟人化的灵动。水墨晕染的花叶似罗裙舞动,诠释自然之美与诗意想象的融合,传递出对美好、灵动意境的捕捉,也体现传统水墨借物抒情,以花卉喻轻盈、曼妙姿态与氛围的特质 。
这两幅翟艳娜的作品,诠释维度各有侧重:
第一幅(题诗 “千磨万击还坚劲……” ):化用郑燮《竹石》诗意,借曲折枝干、艳红果实,诠释坚韧品格。水墨勾勒的苍劲形态,呼应 “任尔东西南北风” 的精神,传达面对磨难不屈不挠、坚守自我的意志 。
第二幅(题诗 “众志成城……” ):以浓淡墨色、鲜明色彩绘植物,结合题诗 “众志 成城 担国难” 等,诠释家国情怀与担当。借自然物象,表达在困境中团结一心、抵御艰难,彰显大义与使命感,是艺术对精神力量的凝聚与传递 。
二者以诗画融合,借自然之形,传递人格精神与家国大义,展现艺术 “托物言志” 的深厚传统 。
肌理与西方抽象绘画的结合
翟艳娜的这组画融合了丰富的色彩、独特的图案和多样的造型,传递出多方面的思想内涵:
一、文化融合与多元共生
画作中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装饰图案和人物形象,可能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像是民族服饰纹理、异域装饰风格等。 这种多元文化元素的组合,打破了文化界限,展现出不同文化在同一画面中共生的景象,表达了创作者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包容,以及对不同文化相互交融趋势的关注与思考。
二、对传统的解构与重构
画中的一些形象带有传统元素的影子,但又通过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进行了重新塑造。 创作者运用夸张的色彩、抽象的造型和碎片化的构图对传统形象进行解构,然后以新的形式重构,使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语境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体现了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三、艺术表达的自由与突破
这组画不受传统绘画技法和构图规则的束缚,大胆运用丰富的色彩、多变的线条和奇特的构图。 这种自由的表达不仅彰显了创作者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出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上勇于突破常规,鼓励观者突破既定的审美习惯,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和理解艺术的多样性。
四、视觉冲击与情感传递
强烈的色彩对比、复杂的图案交织以及富有张力的造型,给观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种视觉冲击能够激发观者的情感反应,传递出创作者内心的激情、活力以及对世界的独特感知 ,引导观者去探索画面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思考。
艺术家
翟艳娜,女,笔名子吟。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民族画院研究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特约研究员、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师从孙建东,曾受张立辰、吉瑞森、秦少甫等多位名家指导。代表论文《浅析笔墨》。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展并屡次获奖,多次参加省内外及国外的各类展览,并被多家美术馆及机构收藏。2012年、2023年、2024年在多地举办个人作品展。现为昆明城市学院教师。
展览/获奖
- 2025年6月作品《借水留香》入选“大美漳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 2025年8月作品《翰墨生香》入选首届“倪云林”全国美术作品展。
- 2025年8月作品《蘸春光》入选第三届泾上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 2025年8月入选“重温经典”第五届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双年展。
- 2025年9月作品《醉卧花荫》入选云南省 “和美生态·博物云南----花鸟创作展。
- 2022年8月作品《翰墨生香》入选2022▪南田秀逸——中国画作品展览。
- 2022年9月作品《墨花心语》入选2022年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该作品被国家名族博物馆收藏。
- 2022年11月作品《竹林清风》入选首届云南中国画线描艺术展。
- 2022年11月作品《借水流香》入围中国写意画作品展。
- 2022年11月作品《盛世春晖》入选第三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
- 2023年1月线描作品,入选素线墨韵—首届云南中国画线描艺术作品线上展。
- 2023年3月素线墨韵—首届云南中国画线描艺术作品展在玉溪师范学院美术馆开幕。
- 2023年5月三幅作品参加“灼灼其华-云南中国画女画家作品展”。该展览在曲靖、普洱玉溪进行了巡展。
- 2023年8月12日19幅作品参加“第二届赵浩如师生书画邀请展”。
- 2024年1月18日作品《清幽旷远》入选第八届云南中国画大展,并被收入作品集。该作品被赞助商收藏。
- 2024年1月26日作品《时光悠然》入选“时在辽河—2024中国工笔画青年新人新作展”。
- 2024年6月作品《清幽旷远》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区云南推荐作品(即在省内获奖)。
- 2024年8月20日参加普洱“千年茶韵”全国女画家作品邀请展。
- 2024年9月作品《叠翠》入选“艺术邂逅科学——第五届热带雨林中国画写生作品展”。
- 2024年12月作品《清幽旷远》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云南美术作品展,作品被收入作品集。
- 2024年12月6日—2025年2月28日在普洱美术馆举办“意行象外——翟艳娜中国画作品展”。作品《南疆物华》被普洱美术馆收藏。
- 2024年12月加入中国工笔画学会。
- 2025年1月作品《草色无声》参加“丹青舒画卷”云南文史研究馆建馆七十周年书画作品展,作品被云南文史研究馆收藏。
- 2025年1月25作品《锦羽叠翠》入选迎新春--中国工笔画学会新会员优秀作品展。
- 2025年3月7日在昆明袁晓岑美术馆举办“意行象外——翟艳娜中国画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