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服饰上的图案纹样,不仅仅是好看的装饰,更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充满了象征意义。人们把各种美好的愿望、传统的思想甚至对色彩的喜好都融入其中,织就了独一无二的中华服饰文化。
说到明代衣服上常见的图案,云纹绝对算一个。古人把云和气看作一体,视云为天象的代表。云能带来雨水滋养万物,所以“祥云”的说法便流传开来。而且,在神话故事里,那些腾云驾雾的神仙们可不都是长生不老的吗?所以云纹自然也被寄托了健康长寿的愿望。云纹有时自己就能当主角,有时则会和龙、凤、蟒、飞鱼、斗牛、麒麟、仙鹤这些“大牌”搭档出场,不同的组合自有不同的讲究。云纹本身的样子也不是千篇一律,形状不同,含义也会有点小变化。到了明朝中期,一种由如意云头巧妙组合成的四合如意云纹变得特别流行,尤其多用在男装上。像孔府珍藏的那些明代袍服,比如云鹤补子袍、仙鹤补子袍、蟒袍、道袍等等,它们的底纹常常就是这种四平八稳又吉祥的四合如意云纹。
图源网络
云纹好看,在于它那种蕴藏的动感和含蓄的味道。看着像静止,又觉得它在流动,动静之间很有韵味。四合如意云纹呢,那优美的弧线和曲线在“云海”里循环往复,线条流畅,造型别致,满满都是生机勃勃的感觉,像行云流水般自在舒展,透着一股扶摇直上的劲头儿。
除了云纹,孔府藏的明代衣服上还能看到像“回”字纹、“卍”字纹这样的几何文字图案,以及牡丹、莲花、菊花、梅花、兰花、石榴花这些漂亮的花卉图案。这些纹样常常出现在衣料上、镶边处或者标志性的补子上,和那些平金绣、戳纱、铺绒等等精湛的刺绣手法配合得天衣无缝。它们代表了古人对生活的期盼:安居乐业、夫妻恩爱、儿孙满堂、福寿绵长。
明代衣服上还有一种象征吉祥美满的圆形主题图案很受欢迎。比如孔府藏的一件赭红色女袍,前胸后背各缝了一个圆形补子,上面绣着左凤右鸾这对神鸟。鸾凤和鸣,雌雄相对,在祥云的环绕中栩栩如生——凤凰的彩尾像彩虹划过天际,鸾鸟的卷尾则如舒展的云朵。鸾的位置略高一些,但整个画面看着对称又生动,既端庄又柔美,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好感。
孔府里的不少明代服饰是吉服,也就是喜庆场合穿的正装。这类衣服纹样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蟒、飞鱼、斗牛、麒麟这些威严又祥瑞的形象。它们常常像朵朵祥云一样分布在前胸、后背和两肩的位置,围合出一个华丽的“柿蒂形”云肩图案,远远望去,贵气非凡。这些主题纹样经常采用一种有趣的“喜相逢”布局:两个主花纹样或者旋转对称,或者脸对脸,尾巴还可能连在一起,就像久别重逢的好友,也像在他乡意外偶遇故人,看着就喜庆。明代的吉服通常以穿着者的头部为中轴,将龙蟒、飞鱼、斗牛、麒麟这些主角,以“喜相逢”的方式或安排在柿蒂图案里,或分布在前胸后背,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孔府收藏的好几件男装(如“飞鱼贴里”和“蟒袍”)和女装(如“蟒长衫”、“麒麟鸾凤袍”),上面的飞鱼、蟒、斗牛或麒麟,都是这样两两成对出现,或首尾相接,配上奔腾的海水、江崖、珍宝、彩云等背景花纹,整个画面既威风凛凛,又充满灵动鲜活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