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蝠桃瓶”引发争议,“不尊重历史”还是“文创出圈”?

上博“蝠桃瓶”引发争议,“不尊重历史”还是“文创出圈”?

近日,两款以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清雍正粉彩蝠桃纹瓶”(以下简称“蝠桃瓶”)为元素设计的文创产品,陷入舆论漩涡。

起因是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上海博物馆东馆文创区购买了一款蝠桃瓶冰箱贴,称其“发光功能”与“瓶底开孔”设计,与蝠桃瓶流落海外期间被填埋狗粪沙泥、改装为灯座的特殊历史形成了令人不适的呼应。后又有人翻出根据同一文物开发的文创台灯照片,留言“让它又做了一次灯,这是它最不想成为的”。

网友质疑上博文创蝠桃瓶立体发光冰箱贴“不尊重历史”。

图源:『社交媒体』

消息一出,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有人质疑“不尊重历史”“拿民族伤痛开玩笑”,也有人力挺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没必要上纲上线”。

蝠桃瓶流散海外一定是屈辱史?被作为灯座使用代表“不当回事”?文创的设计多种多样,为何偏偏要发光?这场争议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流散海外一定是屈辱史?

面对争议,上海博物馆正面回应:蝠桃瓶自2004年入藏上博以来,已开发了几十种相关文创产品,发光冰箱贴是其中一种,瓷瓶台灯也已在上博文创商店销售近三十年。在文创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上海博物馆始终尊重历史,了解文物特质,并征询了捐赠人的意见。

蝠桃瓶现陈列于上海博物馆东馆二楼陶瓷展厅中心橱柜。此瓶长颈溜肩,鼓腹撇足,形似橄榄,硕大饱满的桃果令人垂涎欲滴,蝙蝠如粉蝶展翅翻飞,代表了清代粉彩的最高技艺。

jrhz.info

据上海博物馆保管部研究馆员张东透露,2002年,香港收藏家张永珍女士以4150万港币的价格从拍卖行购得此瓶,并很快将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而在此之前,蝠桃瓶被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奥格登·里德先生的母亲家族持有。

关于此瓶何时、以什么途径进入该家族,至今成谜。没有人知道它如何离开紫禁城,又经历了一段怎样的漂流。由于是从清宫流出的官窑瓷器,不少网友将其与清末的屈辱史联系在一起。

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研究馆员陈洁指出,清宫瓷器流散到欧美的途径是多元的,也可能是作为外交礼物🎁送出去的。清宫档案有明确记载,乾隆皇帝在英国马戈尔尼使团访华的时候,双方有礼物🎁的互赠;雍正年间也有,这些都是国际友好往来的见证。

被作为灯座使用代表不当回事?

另一大争论的焦点是,在里德家族收藏蝠桃瓶的四十余年,该瓷瓶曾作为台灯底座使用。根据该家族后人回忆,曾考虑过在花瓶底部钻孔以走线,但发现操作起来太难怕损害瓶身最终作罢;因为家中养狗,再加上此瓶橄榄形重心不稳,为增强其稳定性,便在瓶内装入了花园挖来的沙泥和当时的报纸📰。据此,有网友认为这是把花瓶不当回事情,伤害了民族自尊心。

“里德家族把蝠桃瓶用作台灯底座,至少觉得它是好看的。花瓶被放置在藏家纽约家中,不可能如网传那样填入‘拌着狗粪的沙泥’。”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主任彭涛说,在中西交往历史上,外国收藏者经常将他们喜欢的中国瓷器进行改装,添加装饰或更改用途。

蝠桃瓶入藏上博后,经陶瓷专家鉴定,文物保存状况完好,并未受到人为破坏。2004年,上博特别为这件文物举办了捐赠展,之后便长期陈列,蝠桃瓶也从此不再飘零。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刘朝晖介绍,中国瓷器在海外的使用与改装,有长久的传统。在中东,中国瓷器被镶嵌宝石,成为珍宝。在欧美,中国瓷器作为贵族喜好之物,也会根据本地的审美风尚、生活需求,被重新装饰和加以改造,这种现象颇为流行,比如加上金属镶嵌,以保护易碎的材质,适应当地的使用习惯,或者利用附件的装饰性,使之与室内装饰风尚相呼应。同样,中国也会对西洋的器物进行改装,以适应本地的需求,比如清宫就对欧洲的珐琅、日本的漆器加以改造和利用。

为何偏偏要设计成发光文创?

“这么多瓶子,为什么偏偏是蝠桃瓶的文创会发光?”对于网友的这一质疑,上海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蝠桃瓶入藏以来,便以其为元素开发文创产品,至今已累计有41种,包括丝巾、笔记本📓、保温杯等。

其中,瓷瓶台灯已在上博文创商店销售了多年。蝠桃瓶发光立体冰箱贴是新近推出的,初衷是响应广大观众对文物冰箱贴的青睐。“今年以来,冰箱贴大热,以发光、流沙、旋转三种样式最受欢迎,上博为此开发了近百款以文物为原型的冰箱贴,蝠桃瓶冰箱贴只是其中之一,内置灯光是为了更好表现陶瓷的莹润和光泽感。”

上博“蝠桃瓶”文创

“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上博始终尊重历史,了解文物特质,并征询了捐赠人的意见。瓷瓶台灯已在上博文创商店销售了近三十年。”馆方注意到,在此次讨论中,有大量新注册用户跟风发帖,内容中反复提及某款游戏,恶意评论并在评论区拉踩引战,并进一步煽动网民情绪,另有炒作者借此为自己蝠桃纹瓶手办的售卖进行引流。

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博文创将继续秉承“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创作理念,积极聆听观众意见,不断推陈出新,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网友:支持硬刚!

对于上博此次正面回应

网友纷纷表示:支持硬刚!

不少网友表示

不回避真实遭遇

理性看待历史

才是真的尊重历史

回归文物开发文创

怎么就“不尊重历史”了?

众所周知,中国100多年的近现代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屈辱的历史,中国海量的名胜古迹都曾有被侵略者践踏、羞辱的惨痛一幕,更有海量的文物精品流失海外。但,是不是说,长城、故宫曾经上演过历史的苦难,就不允许当代人去游览这些景点?

“不忘历史”是要求吾辈自强,而不是把枷锁套到中国人自己的头上,动辄言称这个古迹曾被侵略者蹂躏,所以不能够欣赏、利用;那个文物是“历史伤口”,不能二创,这是以“尊重历史”的名义,绑架舆论。

几乎每一件流失文物回归祖国,都有着惊心动魄的故事。回归文物当中的精品,比如《中秋帖》、《伯远帖》、韩滉的《五牛图卷》,更不用说赫赫有名的圆明园兽首,都被开发成了文创产品,以新的姿态走进了现代人的生活,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路径。

而且,这些年来,“文物回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增长、国际话语权提升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美国有关部门向我国返还38件文物艺术品,西周丰邢叔簋被成功追索,圆明园7根石柱回归……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48批次2113件/组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流失文物见证了中国昔日的苦难历史,如今外交表态、司法追索、国际协作、商人捐献、民间反馈等不同渠道正共同发力,一起铺就国宝“回家之路”。回归文物不仅是“痛史”,也见证了中国的崛起、全民族的复兴努力,所以,不能将回归文物圈限在“悲情”的狭隘情绪中。

特别是,要考虑到当下传播环境当中的流量加持、情绪传播、表达极化等因素,一些常识很容易被带偏节奏。回归文物做成文创产品,怎么就等价于“不尊重历史”了呢?不附和偏激,偏激就不会绑架流量;不依附流量,常识就不用小心翼翼。让我们共同守卫文物,欣赏文物之美,而不是以文物之名搞撕裂。

你怎么看这场“蝠桃瓶文创”争议呢?

是“文创出圈”还是“不尊重历史”?

快来评论区留言分享吧

图文综合自央视网、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看看新闻Knews、新闻坊、网友评论、视觉中国

特别声明:[上博“蝠桃瓶”引发争议,“不尊重历史”还是“文创出圈”?]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金至福蝴蝶结🎀黄金手链新款5D硬金足金在逃公主珍珠手串(金珠蝴蝶结🎀戒指💍编法)

想要一条既显贵气又带少女感的黄金手链?这款金至福新款蝴蝶结🎀5D硬金足金手链+在逃公主珍珠设计,融合了传统黄金工艺与潮流审美。采用高纯度足金材质,搭配5D立体雕琢技术,佩戴更立体闪耀;珍珠温润光泽,提升整体高级感。适合日常通勤、约会聚会或节日

金至福蝴蝶结🎀黄金手链新款5D硬金足金在逃公主珍珠手串(金珠蝴蝶结🎀戒指💍编法)

王牌9来袭,『沈腾』、贾玲或缺席,『唐嫣』恐难常驻,『华晨宇』引争议(王牌第一季『沈腾』)

他们缺席9的宣传也引发了一些粉丝的猜测和失望。有人猜测可能是因为时间冲突或者其他原因,但也有人担心他们的缺席会影响到影片的质量以及观众对于该片的期待。至于『华晨宇』的加入,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但也有观众表示愿意给他…

王牌9来袭,『沈腾』、贾玲或缺席,『唐嫣』恐难常驻,『华晨宇』引争议(王牌第一季『沈腾』)

著名导演罗伯特雷德福离世,享年89岁,代表作《虎豹小霸王》(罗伯dc)

2025 年 9 月 15日,一条令全球影迷心碎的消息从犹他州帕克城传出: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位“金色少年”——罗伯特·雷德福,在家人环绕的睡梦中安详离世,享年 89岁。 从《走出非洲》的落日余晖,到《

著名导演罗伯特雷德福离世,享年89岁,代表作《<strong>虎豹小霸王</strong>》(罗伯dc)

30岁女子嫁不出去,母亲要求她找一个男朋友,女子:没人配得上(30女的嫁不出去了吗)

张伟知道,要想在音乐领域有所成就,除了热爱,更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 张伟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梦的征程虽然充满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热爱和坚持,就一定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就和蜕变。他的故事也让我们…

30岁女子嫁不出去,母亲要求她找一个男朋友,女子:没人配得上(30女的嫁不出去了吗)

全切双眼皮的干眼症(全切双眼皮干瘪是什么原因)

全切双眼皮是一种称为完全切开法重睑术的整形手术

全切双眼皮的干眼症(全切双眼皮干瘪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