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翡翠原石的诞生,是自然的馈赠;一件玉雕作品的完成,是人文的注解。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件特殊的翡翠作品——达摩。为什么说特殊呢?那是因为设计中的“扬长亦扬短”的巧思。
相信各位翠友也知道,平时在翡翠设计创作过程中,讲究的是“扬长避短”,把不好的地方隐藏起来,甚至挖掉。而这一件却反其道而行之,那为何它能做到“扬长亦扬短”呢?
首先要看料子本身。这块料子是个手镯芯,黄绿白三彩,绿色部分前面有个块状,且延伸出了一段细长的条状,黄色部分面积较大,顶部肉细,下半部分粗一些,中间被挖过之后有了一个自然的人形,白色部分肉质就较粗了。
再看题材设计,这块料子有一个自然的人形,考虑到它的特色点,可以做达摩。黄色顶部为头部,下面做衣服,绿色块状做蝙蝠,细长色的部分做珠子。这样一来,料子的特色部分都有了一个巧妙的设计,这也诠释了翡翠创作“因材施艺”的理念。
达摩,这位禅宗初祖,相传他在嵩山面壁九年,修性坐禅。这份不为外物所动的定力,让“达摩面壁”成为坚韧的代名词。这个翡翠题材也是对达摩面壁精神内核的致敬。
在精雕细琢下,他浓密的须髯和宁静超然的神态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色彩的运用也是恰到好处,绿色部分的蝙蝠,采用镂空手法,让种色的表现更好,此为“扬长”;黄色下半部分肉质较粗,正符合达摩面壁九年时,衣袍破旧的纹理质感,亦是表达苦修者历经的风霜,让本来的劣处成为了合理的艺术表现,此为“扬短”。民间传统中相信达摩具有祥和护佑的法力,蝙蝠亦是“福”,为佩戴者带来美好的祝福。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闭目禅思的达摩形象,是对浮躁世间的温柔抵抗,提醒人们在纷扰中保持内心的澄明。其传递的“明心见性,坚毅不弃”的态度,激励世人明确目标,有始有终。
(配图为哈轩原创 请勿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