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粗脚头:蟳埔双生花,泉州姊妹髻

江南粗脚头:蟳埔双生花,泉州姊妹髻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新书《图解传统服饰搭配》已上线,请多支持

写《》的时候想到,或可以聊聊真正可与“福州三条簪”为对标的泉州市级非遗“泉州粗脚头”。毕竟在这个话题里,我必须要坚持我的狐设——记仇,且浑身都是气人的本事!记仇指路👉《

1

遗风独存的“蟳埔头”

尽管在蟳埔簪花爆火的当下,尽管走进最生活化的蟳埔,满头簪花的蟳埔女都显得十分另类,但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比较详尽地讨论过并非蟳埔“遗世独立”,而更接近“遗风独存”的状态。

头戴花簪围、身穿大裙衫、阔腿裤、家住蚵壳厝的蟳埔人逐渐定格为文化符号的意象,成为族群文化身份的证书和标记。我们或可以通过下面几段访谈对话的片段,站在闽南人角度看蟳埔。

“爱戴花不是蟳埔村才有的,我奶奶现在也还带花啊、应该说,在发髻上插花是我们闽南妇女的共同爱好。

阿兴,泉州某建筑设计院负责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他认为蟳埔和其他闽南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石狮档案馆L先生也认为,“蟳埔女的发式并非什么特殊发明、其特殊性在于对泉州传统发式的保留。”(L先生,2019访谈)

“我们泉州人都是要拜拜的,就像我每天来公司,一定会给关公烧香的啦,在家妈妈初一、十五也会烧金。只是蟳埔戴花比较有特点,她们盘发比较复杂的啦。”(阿兴,2018访谈)

——《望江寻朴 蚵厝人家 蟳埔女族群认同与地方文化保护研究

所以,我们需要将时间拨回到那个女性♀️还保留传统发式的时期,去看看另一些如今看来已经踪迹微茫的泉州妇女发式。

2004年出版的《泉州习俗》一书中提到了“崇武头、蟳埔头、辫子头、包子头、螺旋头、打结头、目镜头、面干头、鲍鱼头、扁针头、双鱼头、龟仔头、粗脚头、信杯头等10多种”泉州妇女发式名称,并给出了其中四种的图示:

张春霖画作《泉州民间妇女头髻》中则给出了几乎书中所提到的所有传统发式的背面形象,可以看出几乎每一个都有簪花。

(张春霖《泉州民间妇女头髻》)

但发式的命名并没有生物的拉丁名那么严谨,一物多名或一名多物的情况十分普遍。

比如本文要提到的“粗脚头”,蟳埔女的发式也可以被称作“粗脚头”,因为这个发式名称来自于梳发女性♀️的身份“粗脚氏”,用以形容不缠足的女性♀️。蟳埔女是不缠足的,所以被称作“粗脚氏”,但仅泉州地区不缠足的被称作“粗脚”女性♀️除了蟳埔还有其他,这些女性♀️也都梳“粗脚头”。

“蟳埔女”头饰与泉州近郊东门、北门、南门妇女头髻一样同属于清代汉族大衫制的发梳大盘髻或称蝴蝶髻。明清期间,移居香港的早期泉漳人被称为福佬人,今日福佬人的女性♀️传统发式亦与泉州传统的插花式风格完全一样,可见“蟳埔女”的发型保留了泉州传统的发式。其发式又俗称“粗脚头”,其由来是蟳埔妇女为干农活、养殖海蛎、织网挑鱼等劳动需要从不缠足,所以,相对于“缚脚”(缠足)妇女而被称为“粗脚”。

——《闽南音乐与工艺美术

但由于民俗记录与非遗申报等原因,“粗脚头”的名字与蟳埔出现了刻意区分。

“蟳埔女习俗”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泉州四郊其他“粗脚氏”的发式则以“粗脚头”之名(或称“江南粗脚头”,为了区分下文都以此称呼非遗项目中的这种发式)则入选了泉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他们的申报地区都是泉州市丰泽区(实际上“江南粗脚头”的流行区域也不局限于丰泽区)。

(国家级非遗“蟳埔女习俗”介绍页面)

(泉州市级非遗“粗脚头”介绍页面)

二者的区别不仅限于此,之前在《》里提过,“蟳埔女习俗”是将地区文化空间整个打包的项目,蟳埔簪花围只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部分,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发式的非遗。“江南粗脚头”则是领域比较垂直的发式艺术,但这两项都属于民俗类别(福州那样把这种归类为技艺类别属于比较另类的做法)。从地域上来说,“江南粗脚头”可以涵盖泉州四郊,包括蟳埔地区,地域较大,但从内容上来说当然是“蟳埔女习俗”更为复杂丰富。

2

似蟳而非的“江南粗脚头”

那么“江南粗脚头”与蟳埔簪花围有哪些区别呢?我将从外观视觉和梳理逻辑两个角度来谈一谈,毕竟房子外观不一样和建造结构不一样是两码事。

可能有人会先一步提出疑问,前面不是还说蟳埔女发式保留了泉州传统发式么,怎么又开始说区别了呢?因为我们要说的是作为泉州市级非遗的“江南粗脚头”与已经建立地域标准的“蟳埔簪花围”之间的区别。

首先,这两者必须要有区别,否则没必要列为两项不同的非遗项目。

其次,“蟳埔簪花围”有非常蓬勃的活态传承,而“江南粗脚头”目前所见只保留了会梳的人和一些表演场合上使用,以及一些口述回忆,在传承的时间线上滞后于蟳埔。

(梳“粗脚头”的车鼓婆舞)

从外形上来说,“江南粗脚头”与“蟳埔簪花围”最大的区别在于发髻中心多了名为“髻塞”的金属构件,并有扎束头发红绳压在“髻塞”上方,并且用金属簪“骨搁”固定发髻。而“蟳埔簪花围”则是使用骨针固定。

(髻塞)

(“髻塞”与“骨搁”)

(丰州粗脚头)

(城东粗脚头)

(陈埭粗脚头)

(蟳埔簪花围)

而在装饰方面,倒是基本一般无二,同样有花串与枝仔花,同样使用插梳、各色簪饰,可与泉州地方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 蟳埔女习俗 簪花围技艺》对照参考。

(粗脚头)

非物质文化遗产 蟳埔女习俗 簪花围技艺

但这也意味着,“江南粗脚头”在旅拍价值上基本等同于“蟳埔簪花围”,因为最后识别度的背面基本不被游客所注意,甚至有一些移植簪花摄影生意的店家连蟳埔簪花围都是不参照的,只是随便在脑后拢成发包,然后把各色头花往顾客脑袋上装饰,不少是近似发箍作用,而非簪在发髻上,就是因为只追求正脸出镜的拍照效果(参见《》)。

(各种非传统发式的簪花)

这可能也是,在蟳埔簪花大热的时候,泉州也曾报道过“粗脚头”但没有火起来的原因。

(《晋江经济报》报道的陈埭“粗脚头”)

3

眼见不实的“髻塞”

尽管外观相似,在发髻的梳理方式上“江南粗脚头”和“蟳埔簪花围”还是有差异的,差异点当然就是在“多”出来的“髻塞”上。

我看了一些介绍“蟳埔簪花围”与“江南粗脚头”的网帖,基本都认为“髻塞”的作用类似于发罩,的确从外观上来看它也很像一些古装剧、古风造型会用到的弧形束发具。

(古风束发具,淘宝商品图)

(髻塞。注:此摆放方式并非使用方式)

然而只用眼睛看、只用我们单薄的经验去猜,显然是会有很大的偏差的。实际上“髻塞”起的是类似发架的作用,是放在整个盘绕的发髻下方(而非上方),起了一个支撑的作用(而非笼罩固定)。

我们来看一下“蟳埔簪花围”与“江南粗脚头”两者在梳理上的差异,前面的步骤是一样的,都是将头发分成上下两区,然后扎成马尾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蟳埔女习俗 簪花围技艺

“蟳埔簪花围”到这步就会将发辫拧成一股,绕在手上成螺旋状,再用骨笄固定。整个过程是比较简便的,只要手熟,形成肌肉记忆后梳一个发髻非常快捷。

非物质文化遗产 蟳埔女习俗 簪花围技艺

而“江南粗脚头”则是在扎好马尾固定点下方用红绳再扎束一段,并在这个下方垫放“髻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江南粗脚头”的外观特征总是能看到红绳和露出来的髻塞。

(陈埭粗脚头。截图自晋江经济报视频)

(粗脚头梳理体验。出镜:白素贞的娘;记录:老卍)

这个略像我们之前介绍过的苏南水乡妇女“䰉䰉头”(见《》)。“䰉䰉头”在马尾固定点下方也有分段扎束的做法,节数更多,而最终梳理完毕后露出来的就是第二节的红绳(正把),也与“江南粗脚头”是一样的。

(苏南水乡䰉䰉头)

区别在于,“䰉䰉头”是直接盘绕,而“江南粗脚头”和“蟳埔簪花围”都是先绕于手,而后固定于底座上的。这种方式对头发的长度要求比较高(不是发量,而是长度),发髻完成后螺旋的圈数也比较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 蟳埔女习俗 簪花围技艺

我用真发试了一下“江南粗脚头”,及腰的长度需要将头发分开两股对绕,否则是不够的。并且髻塞与马尾固定好后形成“底座”下方是空心的,还是需要一定的发量,穿插的金属簪“骨搁”也起不到固定作用(盘绕的头发太低,而“骨搁”悬空在上方)。

(自梳“江南粗脚头”,没有镜子比对看着会乱一些)

(“髻塞”与“骨搁”实际使用时的穿插方式)

由此看来,“江南粗脚头”对头发的长度和多少都有一定的要求。

4

遗存与改变

目前看到的“江南粗脚头”梳理方式,都是先盘绕固定假发。

这个阶段视觉上很像明清少女的披发模样,但与现代的一些所谓汉服复原博主对于“披发”梳理做法完全不一样(发完这篇他们说不定会偷偷改答卷)。

(粗脚头梳理体验。出镜:白素贞的娘;记录:老卍)

(陈埭粗脚头。截图自晋江经济报视频)

然后盘绕真发在最外圈,有的会加上发网整体固定,最后如蟳埔簪花围一般簪饰。

(江南粗脚头。出镜:白素贞的娘;记录:老卍)

而加发网这点,在一些旧照中也可以看到使用。

(使用发网的传统发式)

在泉州另一些粗脚发式中也有用到发网的。

(粗脚发式“菜姑头”)

(粗脚发式“腰子头”)

总的来说,“江南粗脚头”更像是一个复杂版的“蟳埔簪花围”,但它又是一个简单版的圆髻(比“䰉䰉头”轻便简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中间体。

尤其是“髻塞”这个发架的构件给了一些别样的参考,它不仅使发髻的底座更大、盘绕后更稳固,也对最终的发髻形态起到了一定的基础搭建作用。

比如从侧面看,“江南粗脚头”的发髻更外凸一点,看起来也就会更饱满些。

(江南粗脚头的侧面)

传统的“蟳埔簪花围”在通过盘绕与最后的挑发固定,也会发髻中心形成一个凸起,只不过不需要用到“髻塞”,像是简化后但审美趣味得到保留的结果。

(蟳埔簪花围)

同样因为“髻塞”形成的底座,让盘绕的发辫更牢固,即便不加发网看起来也十分紧实。

(粗脚头体验。出镜:白素贞的娘;记录:老卍)

而“蟳埔簪花围”的盘绕更加随性,传统梳理非常突显发绺丝滑油亮的美感,这点常常被忽略。而目前旅拍过于追求隆重夸张的簪花,多组花串的叠加,不仅掩盖了这种美感,还很容易挤压到盘绕的发辫,使发髻产生变形。

“江南粗脚头”与“蟳埔簪花围”虽然在空间上、时间上、视觉上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差异看起来也非常之小,但从中还是可以得到许多有趣的思考。尤其是,即便在我们已经如此熟悉“蟳埔簪花围”的前提下,距离“江南粗脚头”似乎只有很小的拼图待解,依然不能依赖自己的经验想当然,因为我们实际上对于传统发式并不具备任何自己意味的“经验”或“常识”。

最后,呼应一下开头,传统发式的传承真的很重要,靠照片瞎猜的“非遗”只会是一场笑话。传统发式项目的传承人谱系,也不应该依赖古玩市场收购的几件古董发簪。

本文特别感谢白素贞的妈、老卍、王勇跃

本文完

作者 | 春梅狐狸

* 最近的文章 *

-

春梅狐狸 🦊 传统服饰

脸着地的藏狐,故纸堆里的服饰爱好者

笔者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图解传统服饰搭配》,请多支持

特别声明:[江南粗脚头:蟳埔双生花,泉州姊妹髻]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一日夫妻百日恩!廖凡直言这辈子最对的决定就是娶了大5岁的妻子(一日夫妻百日恩代表什么动物)

这个倔强的少年偏要撕掉"星二代"标签——当同龄人挤破头争取露脸机会时,他却在上海戏剧学院的图书馆与《演员的自我修养》死磕,同窗李冰冰回忆:"他总说'角色比镜头重要&

一日夫妻百日恩!廖凡直言这辈子最对的决定就是娶了大5岁的妻子(一日夫妻百日恩代表什么动物)

25 年前的 GeForce 256:不仅改写游戏史,更埋下 AI 爆发的种子(2015年前的显卡)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款 GPU——NVIDIA GeForce 256,它不仅让游戏画面迎来质变,更在当时无人预料的 AI领域埋下了关键伏笔。当时玩家实测发现,同样玩《雷神之锤 III》,用 GeForce 2…

25 年前的 GeForce 256:不仅改写游戏史,更埋下 AI 爆发的种子(2015年前的显卡)

『程潇』体验非遗扎染技艺,穿白色连衣裙👗纯欲感拉满,发量令人羡慕(『程潇』舞台表演)

这位来自广东深圳的当红女星不仅参与了活动,更深入体验了当地纳西族传统扎染工艺。扎着俏皮麻花辫的『程潇』,在这身民族风装扮的衬托下更显气质出众。这位兼具实力与颜值的全能艺人,正以稳健的步伐在演艺道路上不断前进,未来…

『程潇』体验非遗扎染技艺,穿白色连衣裙👗纯欲感拉满,发量令人羡慕(『程潇』舞台表演)

演活一位“村姑”就够了,父母爱情里却有六位,个个惊艳众人

这个在当下审美看来有些"过时"的发型,却完美契合了农村女性♀️的朴实形象。"正是这份全身心的投入,让刘琳将德华的"土气"与"真实&

演活一位“村姑”就够了,父母爱情里却有六位,个个惊艳众人

[Optiwave] OptiBPM:创建一个多模干涉星型耦合器

如教程2中所述,这个位置在MMI耦合器中的第二个波导大约1180-1210μm的地方。要创建MMI星型耦合器并找到所需耦合的相关耦合器长度,请执行以下步骤。 1) 从“模拟”菜单中,选择“计算2D各向同性…

[Optiwave] OptiBPM:创建一个多模干涉星型耦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