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
黄仁勋出席第三届链博会并发表演讲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行,英伟达CEO黄仁勋穿唐装亮相,引发广泛关注。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他使用略显磕绊的中文开场,称自己“感觉很紧张”,这是他的首次中文演讲:“很高兴这次来到中国。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链博会,这里的规模非常大,气氛也很热烈,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创新的坚信,并激励了工匠(精神)的繁荣。”
科技企业掌舵人的着装,往往是其个人风格乃至企业精神的象征。他们在公开场合的衣着,历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乔布斯的黑色高领衫,雷军的T恤配牛仔裤,黄仁勋的标志性皮衣等,都很有代表性,主打一个“简单重复”,也传递着一种“松弛感”。然而此次演讲,黄仁勋却出人意料地脱下皮衣,换上庄重唐装,更破天荒用中文演讲,即使略显磕绊亦坚持去做。这一系列打破常规的细节,熟悉的“松弛感”渐渐消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严肃感”与释放善意的“主动性”。
虽然看起来只是衣着之变、语言之变,但其所想表达和传递的信息乃至背后的现实逻辑,却意味深长。这与其过往“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十分重要”等金句一脉相承,是同一内核在方式层面的不同表达。而这个内核就是,拥抱中国市场,重视中国作用,希望与中国继续并深化合作。驱动黄仁勋做出相关改变的深层动力,正在于此。
黄仁勋此次来中国及其具体言行,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即在叫停3个月后,美国特朗普政府已批准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这将为英伟达带来数十亿美元的销售额。也正因此,黄仁勋此次来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有美媒解读称,这是黄仁勋的巨大胜利。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现实重要性,也再次得以凸显。
商业逻辑的核心是利益。对于市值问鼎全球的英伟达而言,“利益至上”原则在其战略决策中权重只会更高。黄仁勋的一言一行,都恰恰说明:深耕中国、拥抱中国市场,符合其根本利益。
那么,为什么是中国?中国的吸引力何在?答案就在于我们那难以替代的综合优势。具体表现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产业链供应链完善健全稳定,且在全球竞争中优势明显,对“创新创新再创新”的坚定不移追求等。正如黄仁勋所说,中国市场和技术整合能力为全球企业提供关键支持,中国有全球5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有超过150万名开发者,可以将创新转化成现实,中国的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可以说,中国是靠“硬核”实力,来赢得黄仁勋和英伟达的尊重。
从英伟达芯片供应的解禁,到黄仁勋这些肺腑之言,清晰传达出两层意思:一个是,双方之间是相互需要、相互成就的关系;另一个是,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拥抱合作,中国不追求一枝独秀,更希望百花齐放,在人工智能领域,更是愿意与全世界共享发展红利。
这深刻印证的是,世界是一个整体,谁都不是孤岛式的存在,在全球化背景下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命运与共”才是最正确选择,符合大家共同利益。英伟达与中国的友好合作,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代表性缩影,表达的是对你输我赢、你死我活式零和博弈说“不”的坚定态度,佐证的是“合作互利共赢”的必然性、正确性。在取长补短或强强联合中共同奋进,“要合作”、“要发展”的现实路径,适用于全球化时代的所有参与者。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也不能沉醉和迷失在黄仁勋对中国的“花式夸赞”中,还是要保持清醒和定力。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有充分预估和认识,扬优势、补短板,坚持长期主义,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这份清醒与坚守,正是支撑我们稳健前行的真正底气与动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