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乍起,成都的太古里又掀起了一波“奇装异服”的热潮,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长见识啊!走一圈,你会发现这里仿佛变成了一个时装秀的舞台,各种花哨的打扮层出不穷。
有些人穿着露肚子的短上衣,搭配宽松的喇叭裤,走路时像在翩翩起舞;还有一些人则是一口气叠穿了好几条花裤子,走几步就得忙着提裤子;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姑娘,裹着一条紫色的亮片裙,站在广场中央扭动身姿,周围围满了举着相机的路人,就像是在举办一场免费的时装秀。到这儿逛街,根本不是为了购物,似乎大家的心思都在“赚流量”上。
说白了,这其中只需三个字:追热点。如今,谁在网上火,谁就能赚到钱。这些年轻人把太古里当成自己的舞台,越是奇怪的装扮,越能吸引眼球。他们渴望被拍摄下来,随后上传短视频,获取更高的播放量,最终能接广告、做带货。你还以为他们真的是为了美观?其实他们心里清楚,只要有人举起相机,每一秒钟都是一次赚钱的机会。
前几天,我见到一位姑娘,先穿着银色的亮片裙转圈,转身又换上金色的蓬蓬裙,站在喷泉边比着各种POSE,旁边的老大爷大妈们直摇头,嘀咕着:“这衣服怎么穿成这样?”可那个姑娘却笑得越发开心,旁边的年轻人不时喊道“美女看这边”。
再有那位男孩,模仿说唱歌手,穿着肥大的裤子,裤子快要掉落,走路都得拽着腰带,偏偏装得一副“这是潮流”的样子。而最搞笑的,要数那些“内搭外穿”的风格:在裤子里露出一点白边,嘴里却说这是跟女明星学来的。然而,明星在舞台上穿着就是时尚,咱普通人在大街上露出裤腰,怎么就显得那么别扭?
还有那些戴着牛角头饰的人,活像是从末日电影里走出的角色;又或者是穿着薄如蝉翼的军装,姑娘全程低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觉得寒碜。对于本地人来说,这样的现象确实让人感到棘手。
张阿姨在太古里经营奶茶店已经十年了,最近常常感慨:“过去客人喜欢坐在门口喝奶茶,现在满街都是举着相机的人,根本走不顺畅。”李叔接孙子放学时,小孙子指着那些奇装异服的人喊:“爷爷,你看他们像怪兽!”李叔顿时愁眉苦脸:“这到底该怎么跟他解释呢?”
有人说这是包容的表现,但包容也得有个度吧?虽然商场里没人会干涉这些奇装异服,但在公共场合,总得有些基本的礼貌吧?姑娘露出小肚脐、小伙子穿着肥大的裤子,自己觉得潇洒,但对于孩子来说,根本分不清“艺术”和“随意”。
前几天我还看到两个小女孩追着一个穿亮片裙的姐姐跑,边跑边喊着“我要当网红”,看得我浑身一阵冷汗。这件事说复杂也不复杂,有人喜欢热闹,有人觉得心里不舒服,关键是怎么来平衡这样的热闹和秩序。
太古里是成都的一张名片,热潮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搞成了“奇装秀场”,影响了大家的正常生活,那就得改变了。问题来了,这究竟该怎么管理?是继续放开让大家乐呵,还是设定规矩保持边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