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文章里,我们有多次说过,现在数码时代的摄影,离不开后期处理。而且随着手机摄影、滤镜应用、AI修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拍照=修图”当成了理所当然。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前期只要随便拍一下,然后套个预设、调个色调就可以了。然而,真正玩摄影的都知道,虽然后期处理很重要,但它无法代替前期的拍摄。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否定后期的作用。事实上,在商业拍摄中,后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后期让画面的风格一致,使画面呈现出一种“高级”感。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后期不是为了“拯救废片”,而是做“锦上添花”的事,就是在原有底片的基础上进行后期处理。就像一张曝光严重过度或不足的照片,画面中的高光或暗部细节已经彻底损失,即使使用RAW格式也难以完全恢复;对焦不准、主体模糊的画面,再怎么锐化也无法让画面变得清晰,更别提因为快门速度不当而造成的拖影、抖动,这些也是无法通过后期来补救的。
摄影是用光的艺术,真正会玩摄影的人,对于控光是很在行的,他们熟悉不同光的特点。知道如何通过不同的光影变化来营造画面的立体感。知道何时使用逆光来营造主体轮廓。他们在拍摄现场使用各种控光附件来控光,甚至还根据拍摄主体的肤质、环境色温进行实时微调,而这些操作,是无法通过后期来实现的。
很多人总是抱怨后期修图太耗时间。其实问题不在于后期处理,而在于前期拍摄没有拍好,以至于给后期处理挖了一个大坑。如果在拍摄时就做好规划,认真拍摄,那后期就真的只是“锦上添花”,随便调整一下就可以了。特别是在商业拍摄中,如果前期拍摄控制得好,不仅能缩短修图时间,还能提高照片的交付效率,节省人力与成本。反之,如果照片中存在大量技术问题,修一张图可能比重拍还要费时费力。更关键的是,拍摄者如果一开始就养成“反正可以修”的心态,那就很难在以后去认真学习拍摄。长期以往,是很影响摄影学习的效果的。
其实摄影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很多时候生活中的那一精彩瞬间都是通过前期的拍摄留下来的。像婚礼中新人亲吻的一秒钟,纪实摄影中人物无意回眸的神态,日落时天边最后一抹光影等待,这些决定性瞬间,如果相机的设置错误、对焦失败,哪怕拍到了画面,但是不清晰,这也是没有用的,而且这些瞬间一旦错过,是没有办法补救的。
后期处理虽然重要,但是也不要把它的重要性随意的压过前期的拍摄,一张好的照片从来都不是单纯的依靠各种滤镜来实现的,还离不开光影的变化与拍摄技巧。虽然过度修图可能让照片变得好看,但却使照片失去了应有的质感与效果。像在新闻记录、人文纪实中,都会强调“少即是多”、“保留原貌”的原则,就是为了避免因过度后期而影响画面的真实感。哪怕是现在的商业拍摄,也越来越强调“直出效果”。
别再说“前期不够,后期来救”了,这是一种对摄影的不尊重。真正优秀的拍摄者,知道得在前期把握光影变化、掌控拍摄节奏。如果真的喜欢摄影,那就请从尊重拍摄本身开始。每次按下快门前,不妨问问自己:这张照片,是否已经具备足够的质量,即使不修图,也能看得出它的精彩与美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