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服饰(义诺彝族服饰)
彝文典籍《万物起源》载:远在原始母系社会时期彝族先民就发明了纺织技术。《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皆曲头、木耳、环铁、裹结,无大候王。”《蛮书》途程第一云:“邛部台登(今凉山西昌、冕宁一带)中间,皆乌蛮也。妇人以黑缯为衣,其长曵地。”
义诺彝族服饰,男性服饰凝重大方,凸现成熟、英武之气概,喜着大裤脚,缠青色头帕,扎英雄结,披毡或羊皮大麾;女性根据不同年龄着不同色彩的百褶裙,上裳以紧身为美,饰纹色彩斑斓、鲜明、精美,图案多样,尽显女性之阴柔、艳丽、灵气、雅致之美,具有独特的审美个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被称为“民族服饰工艺中的奇葩”。
与其它彝族服饰相比较,义诺彝族服饰不论是色彩的选择还是制作工艺,都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性。一是色彩选择的独特性:讲求色块稳定、明快、艳丽,根据年龄、性别、着装场所等不同而选择相应的色块、原料;二是纹式的丰富性:多取日、月、星、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的形,纹饰多集中于上裳的胸部、肩部、袖口、襟部等,重视胸饰、袖饰纹样的繁丽、精巧;三是饰品的多样性:根据不同年龄,戴金银斗笠、金竹笠、金银耳饰、海贝、珊瑚珠、蜜蜡珠、三角荷包、都它、手镯、戒指、簪等,青年男子喜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