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纷扰喧嚣的时代,艺术与道德之间的界限似乎早已模糊。唱片在耳边缭绕,耸人听闻的评论如影随形。而最近,莫文蔚在西安的演唱会中所穿的银色流苏裙,再次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裙摆高开,映衬着她那高挑的身姿,视频上传网络后,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称赞她性感似火,然而也不乏尖锐的指责,认为这不过是一袭低俗的布片,蔑视公共场合的端庄。
此番情景并非首次。回首往昔,莫文蔚身着透视装、豹纹内衣的画面也曾鲜明而耀眼。彼时,她用一种大胆的姿态回应那些非议,称衣服乃是舞台的一部分,是与音乐相辅相成,传递作品内涵的载体。曾几何时,为了角色需要而涂黑皮肤、留爆炸头,甚至为专辑拍摄全裸出镜,似乎都不曾引起如此的狂潮。这次,在西安的舞台上,她,只是希望造型与音乐相得益彰,然而观众的目光却固执地停留在了裙摆的开叉高低上。
有些人劝她遮掩腿上的疤痕,莫文蔚却淡然一笑,回应道:那是我经历的一部分,何必遮掩。这样的态度,令我不禁想起郭德纲曾经的一语道破,他提到女演员穿着开叉旗袍时,观众的赞誉在转瞬间便可能化为指责。此言直指女性穿着的社会标准,难道她们只因稍露肌肤便该承受低俗的指控?纵观芭蕾舞者紧身衣的优雅与模特儿透视装的纷纷艳赞,为何歌者的衣着却频频成为道德的审判?
莫文蔚在三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始终不愿被他人贴上标签。她不扮演乖巧的玉女,不苟求青春的永驻,敢于挑战常规,衣着风格千变万化,唯独为了歌词而生。恰如那首《阴天》,她曾身着黑衣映衬歌曲的沉重,如今开叉裙则是为了展现不同的音乐灵魂。
曾有人翻出她以“长腿”闻名的往昔,若指责她的性感,只是不愿看到她文艺片中的深刻与舞台剧的精湛。她一再强调:衣服的意义在于活化歌曲,若观众止步于外表,便错失了音乐的真谛。梅艳芳与王菲的经历也在此呼应,曾经的争议,如今成就经典。而莫文蔚的开叉裙,是否也会在时间的历练后,找到自己的位置?虽然眼下声讨如潮,但她淡淡说:“我就是我,不愿被道德的枷锁束缚。”
艺术的舞台应当是自由的,但观众却难免拿道德的标尺来衡量。许多人认为她五十岁的年纪应当安分守己,然而,她坚定地反驳:年龄从不该成为表达的桎梏。她的造型师也支持这一观点,认为紧身衣会限制肢体的表达,拘谨的姿态难以传递歌词的意境。
尽管争议仍在延续,莫文蔚的坚持却愈发明确:她不妥协,不迎合。她所穿的服饰,她所唱的歌曲,皆是出于内心的真实表达。坦然面对不同的解读,她说:“艺术本身便是多样的,我只需做好我自己。”愿在这样的坚韧与坚持中,每个人都能勇敢追寻自己的声音,即便面对风雨,依旧昂首阔步,不被外界的评判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