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术基础能力
1.人体结构与动态
需掌握骨骼比例、肌肉走向及运动规律,通过速写练习形成肌肉记忆(如Q版角色1:2头身比设计)。
透视原理与构图技巧(如对角线交叉线构图)直接影响角色动态表现力。
2.色彩与光影
理解色轮、冷暖色调搭配,避免直接吸色(建议采用“主色+辅助色”模式)。
通过马克笔侧锋或数字笔刷轻扫鼻梁、下巴阴影,快速塑造立体感。
二、设计思维与创意
1.角色个性塑造
结合性格、背景设计服装、配饰等视觉符号(如学霸的书本挂饰、吃货的食物头环)。
通过表情设计(眼睛/眉毛/嘴巴变化)传递情感波动。
2.风格适应性
需快速切换二次元、厚涂等不同风格,提升职业竞争力。
参考ArtStation等平台建立个人灵感库,分析经典案例构图逻辑。
三、软件工具应用
2D方向:Photoshop(上色)、Clip Studio Paint(分镜)
3D辅助:Blender(建模)、Maya(骨骼绑定)
动态设计:After Effects(合成)、Toon Boom(动画)
四、叙事与团队协作
通过道具、背景虚化等增强角色故事性(如手持奶茶杯的少女)
需与编剧、建模师沟通,确保设计符合项目需求
五、职业素养
接受反复修改
持续学习自然科学、历史等跨学科知识
关键原则:先通过手绘明确创意,再用软件实现,避免陷入“技术焦虑”。新手建议从Q版角色开始练习,逐步掌握复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