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半百的男人,发型真的能决定气质?最近看了篇讲中年男性发型的文章,说平头光头显老又没品味,上海爷叔的三分七、短碎发才是体面秘诀。突然想,咱们身边的叔叔伯伯们,是不是也常被发型“坑”?
平头光头,中年男人的形象雷区先说说平头和光头有多“坑”。我家楼下张叔,五十多了,去年剃了个板寸,有次穿西装去参加同学会,在门口被保安拦着问“您是来修空调的吧?”气得他回来直骂。还有小区里的王大爷,退休后嫌打理头发麻烦,干脆剃了光头,结果去菜场买菜,卖鱼的大姐开玩笑:“大爷刚从澡堂子出来?”他脸都红了。
不是说平头光头不好看,实在是过了五十岁,头皮开始松弛,发际线后移,短到贴头皮的发型反而把这些“岁月痕迹”全露出来。就像文章里说的,头皮起皱像核桃壳,反光的光头配再好的衬衫都像搓澡师傅,板寸平头搭西装像保安队长——这哪是显精神,分明是显老十岁。
三分七+短碎发,上海爷叔的体面秘诀那啥发型适合?上海弄堂里的老克勒早摸出门道:三分七和短碎发。我表姐夫去年学这招,把板寸换成了三分七,头发留到眉骨位置,分界线用木梳压得整整齐齐,配件亚麻衬衫去接外孙,幼儿园老师直夸“爷爷好有气质”。
三分七的妙处在于“藏”和“露”。盖住半拉耳朵尖,能遮遮后移的发际线;花白头发别染黑,自然的银灰色反而有韵味。再看短碎发,豫园茶楼的老茶客们最会弄——刘海参差不齐,后脑勺留到衣领上一指宽,鬓角修成雾面渐变,远看像被风吹乱的,实则有章法。我邻居李伯,以前总被说“遛鸟大爷”,换了短碎发搭盘扣衫,现在公园下棋都有人问“您是书画协会的吧?”
发型选对了,气质直接上台阶发型可不只是头发的事,得和脸型、穿搭、护理一起看。方脸别学直角三七分,像顶块麻将牌;圆脸别贴头皮中分,像卤蛋插牙签。田子坊老张说的对,额头宽的留斜刘海遮发际线,下巴尖的用碎发盖耳朵,跟吃馄饨配醋一个理儿。
护理也不能懒。我见过最离谱的,有个大叔自己拿修眉剪剪刘海,结果剪成狗啃式,戴了半个月渔夫帽。正确的做法是每三周找固定师傅修型,后颈发脚用刮刀轻扫,比推子更有层次。发蜡别抹太多,黄豆大小搓热再上头,苍蝇站上去都劈叉的油头最土气。
参考资料里还说,50岁往上可以试试二八分、短背头,圆脸适合短寸拉长脸型,长脸用蓬松短发平衡比例。我表哥四十八岁,之前总嫌背头老气,上个月试了两侧铲短的背头,配件立领唐装,去参加婚礼被夸“像退休教授”。
头发输给岁月,但别输给懒劲儿说到底,中年男人的发型得像老茶壶包浆——经得住打磨,藏得住滋味。三分七留的是从容,短碎发藏的是不服老。头发白了怕什么?花白的头发配上利落的发型,反而有岁月沉淀的味道。
我爸最近也在学,以前总说“大老爷们儿弄什么头发”,现在每周去弄堂口阿强师傅那修型,还偷偷用我妈的发蜡。有次他照镜子说:“你别说,这头发支棱起来,穿汗衫布鞋都像老绅士。”
最后想问问,你们身边有没有叔叔伯伯因为换了发型气质大变的?或者自己试过什么“显老发型”踩过坑?我表姐夫说他现在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发型,还说“头发是第二张脸,不能输!”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