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饼。
从故宫博物院里历经岁月沉淀的清代朝珠,到巴黎时装周上与高定礼服共舞的现代设计,翡翠珠串始终占据着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为何一串看似简单的翡翠珠子,能历经千年仍备受推崇?
翡翠珠串能成为经典,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沉淀。
从普通玉石到明清皇室的尊贵礼器,翡翠地位一路晋升。清朝时期,翡翠成为皇室贵胄的身份象征。乾隆帝推动其工艺发展,要求每颗珠子做到“色匀、形圆、质润”。慈禧太后佩戴108颗朝珠彰显威仪,又搭18子尽显雅趣。彼时,翡翠珠串不仅是装饰品,更是权利与地位的礼制象征。至清末明初,翡翠珠串逐渐从宫廷流入民间,富商巨贾竞相收藏,翡翠珠串也被大众追求喜爱。随着时代发展和岁月沉淀,翡翠珠串早已奠定了其地位与形象。
翡翠珠串的魅力,更在于其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
人们对翡翠珠串的偏爱,本质是对“圆满哲学”的具象化表达。圆润的珠形象征着“圆满无缺”,契合人们对家庭和睦、事业顺遂的追求;又代表着为人处世和自我修行的圆融智慧。不同颗数的珠串,也构成了不同的吉祥符号,18颗寓意顺遂通达,36颗暗合天罡星数护佑平安,108颗对应佛教“消除百八烦恼”,每一颗珠子皆是祝福。
翡翠珠串是自然之美与匠心之力的交响。
一颗上乘的翡翠珠子对原料的要求是很高的,要做到色匀质润,还要避开纹裂。从切割、打磨到抛光,每颗珠子需要经历数十道工序,确保大小一致,光泽莹润。而各种形制的珠串或是镶嵌工艺的加入,则丰富了传统珠串的艺术表现力。
经典之所以不朽,在于其与时代的共鸣。
翡翠珠串因其稀缺性与文化属性,成为“可佩戴的资产”。清代翡翠珠串在拍卖会屡创天价,印证其历久弥新的收藏价值。如今的翡翠珠串也早已突破传统框架,可与金属、珍珠或是其他材质混搭,不断融合现代艺术创新设计,亦可适配多种风格和场合。
翡翠珠串能成为经典是这多种因素的结果,我也相信它会在翡翠珠宝市场继续闪耀下去。朋友们喜欢翡翠珠串吗?
(部分配图为哈轩原创 请勿搬运)
(部分图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