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染色是指通过一系列方法将颜色施加于寿山石上,以改变其原有的色泽,达到特定的美观效果或仿古等目的,寿山石本身具有独特的质地和色彩,但染色技术为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市场要求而被应用。
染色法:
自清代乾隆年间开始流行的染色法,采用蒸煮施色的方式,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明显弊端,颜色难以深入石材肌理,导致色调不够古朴且会逐渐褪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染色的寿山石会逐渐失去其原本期望呈现的深沉色泽,整体效果不够自然。
熏烟法:
最初,熏烟法是通过焚香来熏蒸石材,目的是赋予其古朴的色泽并保护石质,自清代中叶开始盛行,但后来被不法之徒利用,以新石冒充旧石欺骗藏家,虽然熏烟法对石质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在鉴别时仍需注意其是否被用于欺骗手段。
浸油法:
将新石材浸泡在油脂中,让油脂逐渐渗透到石材的肌理里,然后伪造成旧石材出售,不过,这种泡油石材油气过重,缺乏长时间的自然滋润,在离开油后不久便会暴露出新石本质,与真正经历岁月沉淀的旧石材有很大差别。
化学染料染色:
使用化学染料进行仿古处理或改变石头的颜色,例如,盐基性染料罩染法和高锰酸钾罩染法,处理前需将雕刻品清洗干净后放入碱水中加温处理,再行罩染,染料配方根据不同的石质石色进行选配,罩染后需晾干上蜡揩光,此外,还有用稻壳或竹芯线香烧着的烟雾熏染石雕品的方法,使石雕品变“旧”,显得古雅浑朴。
以上都是常见的染色方法,那如何去辨别呢?
观察外观特征:
染色石的外观常被染上各种颜色,这些颜色是由石头表面的油脂或蜡质形成的,与石头内部的矿物质成分不同,染色石的外观通常会比真正的寿山石更加温润,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皱纹和裂纹,天然寿山石的表面颜色和纹理会有一些不同,如表面的黄色、红色、绿色、黑色等,且颜色分布不均匀,常有色斑、色块、色团等。
检查内部特征:
染色石的内部通常是由石头的裂缝、杂质、石粉等形成的,这些杂质可能会在石头内部形成一种“花纹”,与真正寿山石不同,同时,染色寿山石的光泽异样,给人粗糙之感,且出现裂隙和孔洞中有色物沉淀集中的现象。
化学检测:
用棉球蘸丙酮擦拭,若棉球上染色,说明石头可能经过染色处理,天然寿山石用小刀刮削石粉呈白色,而染色石用小刀刮削石粉呈所染之色。
对于玩家来说,了解寿山石染色的相关知识和鉴定方法,有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小菜想问一下,大家都买到过染色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