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飞包是不是修得离接坡太远了?”
但在看过丁再刚和豹仔的飞越后,我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原来是我自己水平太菜,才限制了对这个飞包的设计想象。
| 11岁的豹仔房宇泽在刚修建的小飞包上尽情展示
几年前,我对修路的理解是:国内大多数山地车爱好者还处于入门阶段,或许路线设计应该更偏向中等难度,以吸引更多人参与。
然而,富龙这几年的发展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丁再刚和他的修路团队。富龙当然不缺适合大众的蓝线(中等难度路线),但同时也修建了大量高难度黑线——那些充满挑战的飞包路线。
正因这些高难度黑线的存在,更多山地车爱好者找到了进阶训练的场地,中国山地车运动的上限也因此被不断推高。
7月23日,Specialized中国在崇礼阿那亚山地车公园举办了“Soil Searching”林道修建活动。目前,阿那亚的山地车公园在丁再刚团队的打造下,已拥有一条完整的绿线(初级路线)和一条在建的蓝线。此次修建日中,丁再刚带领我们在蓝线上新增了一段约200米的路线,包含弯墙、飞包等设计。
“Soil Searching”被Specialized中国团队赋予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寻山辟路。这是Specialized发起的全球越野林道建设计划,旨在支持那些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修路师”。
在山地骑行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总关注炫酷的整车、强悍的避震系统,或车手飞跃林间的英姿,却很少将目光投向这些成就的奠基者——修路师(Trail Builders)。“寻山辟路”计划正是为了让他们从幕后走向台前,获得应有的认可与支持。
一条优秀的越野路线不仅是车手的舞台,更是修路师精心雕琢的作品。每一处压实的弯墙、每一道起伏的跳台,都凝结着他们无数小时的汗水。Specialized意识到:没有优质的山地路线,就没有健康的骑行文化;而没有修路师,就没有优质路线。
“寻山辟路”计划的核心是修路师与修建日——号召爱好者参与林道建设。活动前,丁再刚团队已实地勘测了每一处坡度,分析土质、植被、雨水流向等,规划大致走线,只待修建日动工。
施工流程包括:“开挖”(清理杂草、石块)、根据地势设计节奏与障碍,最后由团队中的“角度大师”精细打磨。过程中,丁再刚也向我们传授了他丰富的修路经验。
| 非常喜欢的一张图片,因为品牌、丁再刚及其团队的努力付出也正在托举下一代甚至未来的中国山地车车手
“泥土之下,藏着山地骑行的未来。”
“寻山辟路”计划让我们明白:真正的骑行文化不仅是山间驰骋的快意,更是每一次俯身修路时与自然、与他人的联结。中国有句老话:“要致富,先修路。”中国山地车运动的未来,同样如此。
就在发稿的这一天,丁再刚团队已经启程前往了成都,帮助Specialized成都经销商——轮回俱乐部在他们的山地车公园修建一条线路。未来,丁再刚团队还将继续在全国各地“寻山辟路”。
编辑:选锦
图片:Specialized闪电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