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气温高,服装也越做越“清凉”。几块儿破布拼接,就是一件吊带、一条小裙子。
不仅材质偷工减料,就连做工工艺也极其敷衍——无处不在的线头、歪歪扭扭的针脚、一扯就掉的纽扣……
这些粗制滥造的细节,早就暴露了它们“低成本换销量”的本质。
少到十几块,多不过几十块、有的连甚至一杯奶茶的钱都要不到,就可以将其带回家。
面对这种低价衣服,你以为你捡了趴活、占了便宜?no,no,no!你捡的不是便宜,而是看不见的健康隐患!
据央媒多次曝光,市场上很多廉价衣服都是质检不!合!格!的残次品,穿上就是“慢性自杀”,轻则引起皮肤过敏,重则危害生命。
本期就让我们把“服装健康”放在心上,一起来聊一聊那些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的“毒衣服”,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呢?
一、低价背后隐藏的安全隐患,你知道吗?
>>1、什么是毒衣服?
毒衣服,顾名思义,就是对人体安全健康有隐患的衣服。它的“毒”主要体现在面料劣质,甲醛、重金属超标,染料不合格等引发的过敏、致癌风险。
普通人如果不懂得分辨,盲目地追求低价,就很容易因衣物选择不当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2、哪些群体最容易中招?
谁都不能够确保自己不会买到毒衣服,但在这其中,有几类人群是最容易中招的,快来看看有没有你?
一:容易被低价心理捕获的消费者。这类人总是抱着“便宜没好货但偶尔能捡漏”的侥幸心理,忽视服装安全性问题,优先被价格吸引,冲动下单,不知不觉就买回来了“三无产品”。
二:偏爱网购却不懂得筛选渠道的人。众所周知,网购兴起后,服装市场本就变得更加鱼龙混杂。
如果我们在网购时不懂得甄选渠道,一味地关注服装款式和销量,不关注店铺资质,不查看服装质检报告、安全类别信息,也可能会买到小作坊生产的劣质产品。
三:对服装要求不高,什么地摊货、夜市货都能接受的中老年女性。她们不懂网购,也不爱去大商场逛街,平时为了图方便,随便就近去一个菜市场,或者路边小摊就把衣服买了↓:
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场所是“毒衣服泛滥”的重灾区!一没吊牌,二没标识,来源不明,毫无安全与售后保障,风险性极大。
二、服装健康安全不容小觑,这5种衣服再便宜也不能买!
>>1、价格低到离谱的衣服
冬天的衣服还好,成本在那里,价格再低也低不到哪儿去。但夏天的衣服就不一样了,布料少,成本的可操作的空间就很大。
就拿一件T恤来举例↓,少则几块钱,多则成百上千,明明是相同size、相似款式,但价格的区间跨度就是让人难以置信。
一分钱一分货,虽然我不敢保证高价衣服就一定是优质衣服,但价格低到离谱的衣服绝对不是什么好货。
比如说几块钱的吊带、9.9包邮的T恤、十几块钱的小裙子等等。这类衣服多数都是用旧衣打碎重纺的劣质品,将成本压缩到了极致,利润少就说明它的安全系数就低,我们买到衣服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2、没有吊牌或标识不全的衣服
还有一类衣服以低价出售,但没有吊牌或者标识不全,美名其曰是大牌剪标,或者说是别人退货回来二次销售的产品,因此价格才会相对而言较为便宜。
说辞很完美,无可挑剔,但你如果信了,你就太天真了。正规衣服的吊牌和水洗标会标注很多执行标准信息,如果剪标或者退货回来二次销售,那就说明这件衣服它不是一件合格的产品。
>>3、味道闻起来很刺鼻的衣服
新衣服如果买回来很臭很臭,也要引起注意!不要以为单纯地散散味儿,过几天就好了。有些味道,即便你下水清洗多次都去除不了,更不用说简单的静置散味儿了。
像一些很浓烈的化学用品气味。闻着就很刺鼻,臭到难以忍受,闻久了还容易头晕。其实就是在提醒你,这件衣服很可能甲醛、苯类物质超标了。
甲醛、苯类物质,本是用于面料防皱、固色,但如果超标后就会刺激皮肤和呼吸道,长期接触很可能会损伤我们的免疫系统,导致某些不可治愈的疾病缠身。
>>4、颜色过于鲜艳且掉色严重的衣服
越是深色系、亮色系的衣服,越容易携带安全隐患。要知道,衣服在制作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染色与固色。
其中,染料的好坏与剂量使用决定了一件服装固色的效果以及上身是否具有安全隐患。越是浓郁的深色系服装以及越艳丽的亮色系服装,需要用到的染料就越多。
而很多无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都会选择用劣质染料去染色、固色,这类染料不仅稳定性差,容易掉色,还会在与人体接触过程当中,将某些有害物质带入人体,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5、面料粗糙,手感僵硬的衣服
除了以上四种服装以外,还有最后一种是大家都没意识到且很容易忽视掉的“毒衣服”。那就是面料粗糙,手感僵硬的衣服。
那种摸起来硬邦邦的,穿上就扎皮肤的料子,也存在一定的健康安全隐患。很多人都觉得这是面料“结实”的表现,其实不然。这种衣服多是因为添加了太多的硬挺剂、荧光剂等,才让衣服变得僵硬了。
三、夏天买衣服最好少而精,牢记以下几点,安全健康不踩雷
夏天买衣服虽然确实很容易踩雷,但只要我们秉持着“买精不买杂”的原则,并牢记以下几点嘱托,就能大概率避开“毒衣服”的坑,穿得安全又舒心。
>>1、正规渠道购买,不过分追求“便宜货”
无论是线上网购还是线下实体店购买,我们都要选择正规渠道。尤其是网购,它相比实体店会更容易踩雷一些。
因此,我们在选择衣服时尤其要注意看店铺资质,质检报告以及安全类别等信息。
尽量选择黑标店或者旗舰店购买,或者有线下实体店依托的连锁店,这种店铺相对而言会减少很多踩坑的几率,让我们买的更加安心,也更有保障。
>>2、仔细检查吊牌和标识信息,安全有保障
新衣服拿到手,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试穿,也不是泡水清洗,而是要检查它的吊牌和各类标识信息。
说白了,吊牌就像衣服的身份证,信息越全、越规范,它的安全等级系数就越高。首先是看它的安全类别,是否有明确标注好A/B/C类。
A类安全性最高,适合婴幼儿穿着;B类安全系数达标,可贴身穿着,适合成年人;C类只能作为外套,不能近距离接触皮肤。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自己看水洗唛上的面料成分以及生产信息。这样才能帮助我们买到真正具有的性价比服装,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垃圾。
>>3、新衣服一定要先洗后穿,颜色最好选浅不选深
新衣服到手之后,也一定要先洗后穿。通过浸泡、搓洗等方式把残余的化学染料、浮尘以及甲醛等有害物质通通清洗掉之后,上身穿着才更加安全。
颜色选择上面,最好选择浅色系列的服装,浅色色系所需要的染料少,工艺也相对简单,某种程度上来说,安全等级系数会更有保障。
结语:
作为寻常小百姓,我们常把“衣食住行”4个字挂在嘴边,但你有想过吗?为什么是“衣”排在首位?那是因为人体24小时都在贴身近距离接触衣物!想要避免买到“毒”衣服,就一定得从提高服装安全意识做起,把好“穿衣关”,才能穿的健康又安心。
好了,本期的内容就到这里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Zyy.
声明:文章皆在传递正能量与美学剖析,无任何负面引导!想解锁更多的穿搭思路,想通过妆造让自己变得更减龄和气质,别忘了点个关注,我们会分享给你们~图片源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