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 York 街的 Mr. Cigar 里,总有那么几支雪茄能让老客们围坐闲谈。其中被唤作 “3T” 的特立尼达,总带着股说不尽的味道 —— 烟雾里飘着的,不只是烟草香,更有古巴半个世纪的故事。推开那扇门,雪松与皮革的气息裹着的,是关于一支雪茄如何从外交场合走进寻常茄客生活的传奇。
1991 年,特立尼达在古巴哈瓦那的 El Laguito 工厂诞生,与知名的高希霸出自同门。这个以古巴世界遗产城市命名的品牌,最初可不是谁都能买到的。
据说,它是菲德尔・卡斯特罗的 “秘密武器”—— 专为招待外国政要而生。那时,只有当外国贵宾坐在哈瓦那的会客室,卡斯特罗从口袋里掏出它时,才算是收到了古巴最特别的 “见面礼”。这无声的举动,比任何寒暄都更显分量,堪称古巴的 “特级通行证”。
直到 1994 年巴黎的一场 “世纪晚宴”,几盒特立尼达出现在拍卖会上,人们才第一次看清它的模样。1998 年,这个神秘品牌终于向市场开放,但产量至今仍是个谜,就像藏在烟雾里的秘密,总带着几分捉摸不透。
有人爱它温和,有人嫌它 “不够劲”在 Mr. Cigar 的品鉴桌上,特立尼达的味道总能引发争论。
老茄客们常说:“它的妙处在于平衡。” 抽起来是中等浓度,黑巧克力和坚果的香味在嘴里慢慢散开,余韵能留十分钟之久,对习惯了细品的人来说,刚刚好。
但年轻些的茄客可能不太买账:“太温和了,像被驯服的猛兽。” 比起有些古巴雪茄中段的浓烈冲击,特立尼达的克制甚至让新手觉得 “淡得像抽空气”。有次盲测,两位客人还把它和多米尼加的某款雪茄弄混了,说它 “味道够复杂,但少了点古巴雪茄的‘野劲儿’”。
三款热门款,各有各的滋味:
巅峰(Topes)
125 毫米的长度,够你慢悠悠聊完一场天。56 环径的 “大肚子” 里,藏着巧克力和坚果香,抽到中段,忽然冒出橡木的烟熏味,尾调带点柑橘的微酸,像听了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越品越有味道。
暗礁(Vigia)
110 毫米的尺寸,下班后抽一支正合适。54 环径的烟量像加勒比的潮水,一口下去,雪松木香混着蜂蜜的甜,到了后段,又透出皮革的沉稳。不管是新手还是老客,大多都能接受它的味道。
翡翠(Esmeralda)
145 毫米长、53 环径的它,抽起来要花上 120 分钟,却一点不觉得拖沓。初段有淡淡的花香,接着是蜜糖的甜,最后以木质的醇厚收尾,吸起来顺畅,口感精致,把浓烈感平衡得刚好。
打烊前清点货架,特立尼达的盒子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在雪茄吧待久了会发现,它和其他雪茄也没什么不同:有人为它的故事着迷,有人喜欢它的味道,也有人抽完摇摇头说 “也就那样”。
就像店里摆了多年的维多利亚风格模型,看过太多茄客的烟圈 —— 特立尼达好不好,本就没标准答案。要是你刚好在悉尼,不妨来 Mr. Cigar 坐坐,抽完看看 York 街的夜景,或许会明白:再有名的雪茄,到头来也只是从舌尖到烟灰缸的一段旅程。
(声明:本文仅作雪茄文化分享,不涉及任何销售推广,未成年人禁止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