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一走进商场,最先迎接我们的,往往是各大品牌门店的香气。
这些高端香氛,单独品味或许是美妙的,但多种气味在空气中交织混杂,闻多了容易头晕。
各大品牌把自己的店面弄得香气扑鼻,说白了,就是为了吸引顾客。
他们试图通过特定的气味,不知不觉地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品牌印象。
身边有位朋友,因为不喜这类浓艳的香气,对商场向来是避之不及。
但有一种香,她却不排斥。
那就是村姑陈茶室里的茶香。
茶叶中的各种芳香因子,经过沸水冲泡后散发到空气中,就是天然的香氛。
这种香气淡雅清丽,不浓重,不甜腻,基本没有人会反感。
而作为喝茶体验中的重要一环,闻香也是各位老茶客的必备技能。
听起来似乎简单,但其实大有讲究。
今天,就用一篇文章,说清关于闻香的那些事。
《2》
喝茶闻香,首先要准备好合适的茶具。
不是任何茶具,都能用来品味茶香的,像紫砂壶这类茶具就很不推荐。
双气孔结构的紫砂壶,内壁并不光滑,甚至表面还存在着许多小气孔。
这些气孔,正是吸收茶香的罪魁祸首。
泡茶时,茶叶的香气、滋味都会被它们吸收,如此一来,留给茶客的香气就少了。
要想闻到饱满馥郁的茶香,就要选一款能够聚集香气、突出香气的主泡器。
表面光滑细腻的白瓷盖碗,推荐给各位茶友。
白瓷盖碗表面有釉面覆盖,不吸香也不吸味,几乎不会影响茶香的完整呈现。
另外,比起紫砂壶的小平盖,盖碗的圆弧形盖子,还能将不断向上的香气,都聚集在它穹顶似的空间内,这边是我们常说的盖香。
确定了主泡器还不够,品茗杯也有讲究。
各种器型的品茗杯中,有一种闻香杯,用来聚香,效果显著。
因为它的口径小、杯型长,盛装茶汤时,香气不容易从杯口溢散,反而会顺着杯口,涌向茶客的鼻腔。
《3》
老茶客闻香,主要闻三个部分——干茶香、盖香和落水香。
干茶香,自然就是茶叶还未被沸水浸湿时,散发出来的香气。
闻干茶香前,要先学会温杯烫盏。
先用热水将盖碗烫热,才能利用碗内的余温将干茶的香气激发出来。
温杯烫盏后,立刻往盖碗内投入适量干茶并合盖。
拿起盖碗,上下晃动两三下,此时,能听到干茶与盖碗内壁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
在这个过程中,茶香会逐渐释放。
摇香后,轻轻掀起盖碗的一角,干茶香便会从中溢出。
盖香,前面也提到过,就是盘旋于碗盖上的香气。
品完干茶香后,快速注水出汤,茶汤出尽,便可揭盖闻香。
高温将茶叶中的香气尽数激发,水蒸气又带着这些香气凝于盖上,闻起来十分浓郁。
经验老道的茶客,能从盖香上品出多重层次。
再接着,是落水香。
落水香不用“闻”,要用“品”,因为,此时的茶香已经浸透到汤水中了。
小抿一口茶汤,用舌尖在口中轻轻推动,感受它的厚度,一会儿再咽下,茶汤中的香气便会蔓延到口腔各处,带来持久的回味。
除了上面这三种香气,闻香还可以闻挂壁香、叶底香等等。
品质上乘的茶叶,就是这般四处留香。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多人闻香,嘴和鼻子不要离盖碗太近。
闻香时,也不宜说话,既是为了卫生,也能避免个人的口气和飞沫污染茶香。
《4》
如何品香也是有技巧的。
闻香不是直愣愣地去闻,而是要仔细品味,品味香气的不同层次。
爱好闻香的老茶客,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常见的是下面两种。
第一种,按温度的变化去闻香。
趁热闻干茶香、盖香,是闻香气的前调。
此时,香气被高温激发,给人的感觉最为直接。
接着,将茶汤倒入公道杯,微微放凉后,又能品味中调香气。
它略微收敛,但依旧浓郁。
最后,等到茶汤完全变凉,散发出的清冷香气便是尾调。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冲泡次数,循序渐进地去闻茶香。
从第一冲到往后的数十冲,每一冲的盖香、落水香都会有变化。
每次嗅闻,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这也是冲泡功夫茶的乐趣之一。
将香气分为不同的阶段去品味,被称为分段式闻香,是完整品味茶香的最好方式。
《5》
没有哪个老茶客是不会闻香的。
于爱茶之人而言,喝茶之前,先端起茶杯闻一闻香气,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从温杯后的干茶香,到最后一冲留下的叶底香,每一次嗅闻、品味,都是深入了解一泡茶的过程。
学会闻香,学会品味香气的变化,不仅能够让自己的喝茶体验更完整,也能完全展现出一款茶叶的价值。
所以说,闻香是喝茶时不可或缺的一环,少了它,喝茶的体验就少了一半。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5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