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弓长三三
到了夏天,男女老少穿衣露肤度增加,正是彰显财力的好时机。
金光闪闪的项链、流光溢彩的手镯,各式各样的金属腰链、胸链、脚链、耳链,无需开口说话就传达着“很有实力”的讯号。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在偷偷变有钱,命门有且仅有唯一解——
这些金属首饰很平价,真正意义上的平价。
无需9.9,只需6.9就能全款拿下一条颇能增加穿搭层次的锁骨链;外卖价格战前的两杯奶茶钱能承包手腕+手指头+腰+脚脖子这一整套金属配饰Look。
(图/社交媒体平台截图)
然而最近与平价金属首饰潮流共同霸占信息流的,是频繁被爆出的质量隐雷和健康隐患。
商家声称的925银是铜合金、9块9耳环含有超标重金属、有人患上“首饰病”......
瞅着手边的链条和购物车里的心头宝,负面热搜让不少人脊背发凉。
只不过,当你看到一只蟑螂,家里已经有一群蟑螂。
这些好看、百搭又出片的平价首饰,很难再让人放心地种草、下单、佩戴了。
平价金属首饰火了
跟进货似地狂买不肉疼
首饰的水,很深。
之前坊间盛传着Tiffany克领导的传闻,也有梵克雅宝招好运的说法,碍于奢侈品之贵不可攀,有人总结出了对广大“穷鬼”友好一些的相对低价款。
终于到了今年夏天,挂在热卖榜上的首饰真正对普通消费者友好起来。
自嘲穷鬼的人们找到了自己在首饰领域的舒适区——
平价乃至低价的金属首饰。
不超过10块的单价很常见;二三十块能买到看起来成色还不错的;预算再往上拉,到手的物件将是工艺沾点精细活、乍一看绝不掉价的。
(图/购物平台截图)
穿金戴银固然好,有着比奢侈品强悍得多的保值性。
不过随着金价一路飙升,“就像变了心的人,很难再回头”,大家买金子的乐趣和能耐在降低。
擅长变通的当代人,用科学来阐释玄学,五行缺金的金,分明可以是次纯银、铁、铜、铂金等金属。
于是在2025年,口红效应迎来了首饰版。
这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一顿工作日午饭的钱便可以入手一款多少能祛点班味的小饰品。
它们成为了让穿搭时髦度平地起高楼的趁手工具,明星戴、普罗大众也叮铃作响挂上身。
(图/购物平台截图)
正好赶上各领域都在追逐“经济上行的美”,口红从素颜适配低调色系变蜜桃色南瓜色,着装走起多巴胺“QQ秀”风。
时尚潮流四季轮转,在价格门槛不低的时候,大家勇于尝试的心态被大幅度激活。
腰链、胸链、金属choker、大戒指、臂环......这些对于日常生活来说略有些“超纲”的单品,被越来越多人穿戴到身上。
“别人出去玩行李5斤,你10斤都打不住” 。
(图/购物平台截图)
这种流行趋势算是由上至下带起来的“金属配饰穿搭风”,千禧y2k风、甜酷辣妹风从小众领域进入大众视野。
明星们把金属单品作为整体穿搭的一部分来呈现,穿搭博主手把手教着网友们怎么利用一条链子、一副耳环来增加时尚感、层次感,制造视觉亮点、凸显个人风格。
在会打扮的人那里,这些金属饰品有时可以被称为一键拯救穿搭的存在。
戴上腰链,让原本视觉上有些寡淡的身体中段丰富起来;来个飒爽利落的金属项链,男生无痛变型男。
跟以往的名人示范有所不同的是,照着明星同款的价格去掉两个零的心理价位去买,也不会在效果上有过多的偏差。
金属首饰重点在于造型契合度、垂坠量感和金属光泽色块感,翻车可能性低,以低成本照抄名人穿搭得以实现。
只要对穿搭向的内容消费上流露出一点兴趣,网友们基本上都会刷到分享金属饰品的帖子或视频。
一些依托内容型平台而发展的小店能做到上万的月销售量,并且外显的店铺标签是“高回购率”。
(图/社交媒体平台截图)
而在审美情趣和时尚风格之外,配饰单品往往还承载着一定的个性表达属性。
金属带有攻击性和冷硬质感,使得它成为不少年轻人借以抒发胸臆的穿搭道具。
“谁跟你香香软软小面包”,年轻人新晋捧红的讨伐型人格,就得搭讨伐型饰品。
一些中古风、异域风或浮夸式金属造型的融入,又让人看起来多了几分故事感和辨识度。
所有对老钱风、松弛感的抬举,躁动起来的消费潮流,在相对随心所欲地装扮自己面前吸引力剧降。
珍珠太雅,跟打工人与甲方交手、与领导奋战时的气质不够匹配。玉饰过脆,不方便家人们挤地铁、敲键盘、做家务。
家人们最乐在其中、最“坐享其成”的,就是在啵啵间下单39块的福袋,里面有三条沉甸甸的大铁链子。
就跟哄着自己上班一样,每天进点货,快变成了打工人平衡心态、情绪维稳的刚需。
它不会对腰包造成多大的损害,一切支出在可负担的范围内;
全款拿下、等待快递、拆封上身的过程中,还有着大部分“面向领导发力”型工作所不能带来的成就感。
“所谓公子哥、名媛气质,不过是把生活过成高定”,这些高雅话术在纯牛马这里已然失效。生活不是权威定义的高级定制,是专属于自己的定制。
大家常把“戴着玩玩丢了也不心疼”挂在嘴边,“一个爱玩首饰的穷鬼喝多了,身上3斤首饰被投光,才损失了50块钱”。
这种程度的钱财损耗的确激不起一点风浪,也难怪爆款单品一茬接一茬地出。
只不过,馈赠早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最近开始渐渐浮出水面的“价码”,比普通的背刺来得更猛烈一些,不少入坑或准备入坑的人深感天塌了。
以为捡便宜实则担风险
首饰快成“美丽刑具”了?
这天塌得让人毫无还手之力,因为触及了很多人的信任盲区。
就比如闯入大家视野的“首饰病”,社交媒体上已经有不少网友“中招”,脖子或腰部红肿骚扰,甚至蜕皮、长疱疹。
到了夏天,金属首饰有更多机会直接接触皮肤,且伴随着出汗增多、蚊虫叮咬使得皮肤有创口。
这些 “首饰病”往往在一开始并未找到始作俑者, “怀疑过螨虫蚊子都没怀疑过是首饰”,直到新闻报道和博主反馈多起来后才搞明白缘由。
(图/社交媒体平台截图)
易褪色、易变形有划痕、做工粗糙,这些槽点多少在意料之中。考虑到价位,大家一般采取能忍则忍的策略,只恨自己钱包不够鼓。
即使是穿戴效果不好,习惯了审视自己的消费者也常会觉得是身材不适配或气质不契合。
然而最近密集爆出的问题,大大超过了“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限度。
作为长时间接触皮肤这一人体最大器官的首饰,金属饰品看似人畜无害,实际上一旦制作过程不规范、检测不到位,就会让人暴露在风险之中。
在这批平价金属饰品网红潮之中,S925银是明面上看相对正规、有着明码标准的那一个,却也是被“打假”最狠的那一个。
测评、化工、医学、时尚等领域的博主纷纷下场,“S代表silver银、925表示含量为92.5%”的S925银,成为近期舆论漩涡的主角。
知名打假测评博主@老爸测评 对8款宣称是925银的耳钉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中6款是铜合金。
有3款镍释放量超标,最高一款超标了61倍;还有一款带钻的耳饰,测出镉含量超标1179倍。
16年配方师出身的@技术员小星星,测评了7元-1200元价格带的19件饰品,发现金属饰品有毒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严重。
铜本身风险可控,被用来冒充925银属于以次充好、虚标造假。
而更让人揪心的是,生产铜首饰过程中往往会掺杂过量的其他金属。
比如被检测出的过量镍,夏天在汗液的作用下容易溶出镍离子。它引起皮肤过敏的状况并不罕见,医学上有个“镍皮炎”的症状用来形容它对皮肤的损伤。
并且假银饰中的重金属可能透过皮肤的微小创口或毛孔,侵入体内。
早就被认证为Ⅰ类致癌物的镉,易在人体内富集,长期接触会增加肝癌、肺癌等癌症的发病概率。
除了上述2种重金属,很多劣质金属饰品为降低成本可能添加过量的铅,累积到一定数值时人体会出现铅中毒。
根据多位医生的科普,这些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在佩戴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长期积累或会导致系统性中毒,对骨骼、造血系统、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据报道,一些小作坊为降低成本,常使用电子垃圾、工业废料熔炼再生,这些材料本身就含高浓度铅、镉、镍等重金属。
在加工过程中,因为提炼不合格、检测不标准等原因没有被合理地析出。
部分安全意识低下的制作方,还会为增强防锈性、光泽度、柔韧性等原因,有意添加铅、镉等廉价添加剂。
一些商家打着“永不破碎、越戴越亮”旗号的长期主义营销口号,变成了黑色幽默,“明明是体内重金属元素累积的长期主义”。
从金属首饰之所以得到大众青睐的源头看,它的平价得益于产业带把价格打下来。
青岛外贸轻工业,部分从日韩转移而来,在设计上走潮流路线、融入流行元素。
像是今年很火的蝴蝶、葫芦等元素,都火速出现在短视频带货橱窗和大小网红的穿搭中。
(图/《老友记》)
东莞的钛钢饰品类型丰富、工艺成熟;广州越秀的五金挂饰声名在外,既出海又做内销生意。
temu上卖爆的腰链、抖音视频里被刷屏问的配饰和1688店铺的销冠单品,可能是同一个源头工厂。
这几年大家擅长产地溯源,根据产业聚集地来推动购物决策,以达到少花钱、买精品的目标。
可惜规模效应在明面上能带来价格水位的下移,消费者却无法甄别质量。
多位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按规定含银量为92.5%的银制品即S925银,需要由生产方刻制钢印用于标识。
但市场上存在不少伪造钢印的现象,甚至一台激光机就能完成,也就是说钢印本身无法为产品背书。
“鉴钢印”失效,证书也构不成保险杠,无论是金属饰品还是玉石、水晶等首饰。
今年大火的金包银,让人直呼2000块享受2万的快乐,却也难挡含金量里藏着套路。
多家鉴定机构向中国新闻网表示,尽管部分商家售卖“金包银”首饰时附有鉴定证书,但目前贵金属检测采用的测试方法是无损法,该状态下仅能检测表面纯度,无法对内部金属纯度和实际金银重量进行测量。
在不损坏首饰的情况下,消费者很难进行鉴别。而像博主那样检测,需要动辄几千的花费和时间成本。
无法出具有力的鉴定证书,意味着在商家标注的纯度和含金、含银量面前,消费者相当被动。
(图/社交媒体平台截图)
除了金属首饰,玉石翡翠、水晶玛瑙、能量保健石等都是材质造假、劣质工艺扎堆的重灾区。
市场本就不够透明,非标品带来的丰厚溢价,诱惑着良莠不齐的商家涌入。
被割韭菜是一方面,损害健康就是另一重难以忽略的痛点了。
像卖得火热的染色玛瑙手串幸运水晶手链,如果购买渠道不是十足可靠,可能有着一定的健康隐患。
辐射、内部有毒元素超标、表面镀层含挥发性有毒物质等问题,都有过报道。
(图/@39健康网)
善于自我攻略的网友们,嘴上说着“辐射也是一种能量”“可以给讨厌的人送”,但心里总归有些忐忑。
还是纯粹的大金项链大金镯子靠谱,就是对钱包要求太苛刻。
退而求其次,至少能学着怎么拒绝一些劣质品。
专家介绍,尽量避免合金、镀层饰品;新首饰必做过敏测试,手腕内侧佩戴72小时,无红痒再使用;在耳洞愈合期、皮肤破损时避免佩戴;出现溃烂、持续瘙痒需及时就医。
并且可以学一些简易的辨别方法↓ 行走消费江湖,练就一身识破假冒伪劣的本事。
好在,“毒首饰”已经逐渐被扒,大家开始破除信息差,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钱包和身体。
再火、再“平易近人”的时尚潮流,也得以安全为基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