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轻拂,创意涌动。第三届深港澳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盐田“设计之旅”7月26日在深圳盐田区活力启程!参赛选手们,怀揣着对“湾区交融·可持续未来”的憧憬,踏上了一段融合历史文脉与创新灵感的沉浸式旅程。
盐田区文化馆 —— 山海间绽放的创意之花
首站抵达国家一级文化馆——盐田区文化馆。这里正展出着第三届深港澳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盐田展(7月17日-8月12日)。步入二楼展厅,百余件凝聚湾区青少年智慧的获奖作品瞬间点亮了同学们的眼睛。
“看!这是我的设计!” 一位小选手兴奋地指着展墙上自己创意作品,向同伴们分享设计理念——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自豪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几位中学生围在一件AI作品前,引发阵阵惊叹与讨论。这不仅是一场观展体验,更是选手们相互了解、激发灵感的宝贵平台。同学们穿梭在展品间,感受着同龄人用创新视角解读世界的力量,文化自信悄然生长。
灯塔图书馆 —— 探秘山海间的光明坐标
选手们踏入了面朝大海、造型别致的灯塔图书馆。“哇!原来有这么多不一样的灯塔!” 一进门,选手们就被琳琅满目的展品吸引。古旧的海图上清晰标记着中国沿岸的灯塔位置,精致的香港五大古迹灯塔模型诉说着百年沧桑,而展示大鹏湾海域深圳灯桩的图文则让大家了解到航标网络。书架间巧妙陈列的各式灯塔模型、手绘建筑原稿、历史文献,无声地编织出一幅深港两地灯塔文化交融共生的画卷。
置身于这间充满海洋气息与人文温度的图书馆,眺望窗外辽阔的海天,同学们仿佛触摸到了指引湾区航船穿越历史迷雾、驶向共同未来的那束不灭的光。灯塔,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成为了连接深港情感、启迪设计思维、照亮可持续未来的文化象征。
中英街 —— “ 一街两制 ” 的独特魅力
带着从文化馆汲取的灵感,队伍走进了闻名遐迩的中英街。这条百年老街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深港融合教科书”。行走在正在焕新的街巷中,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一街两制”的独特魅力。
随行导师深入浅出地讲解着这条特殊边界从历史分隔到今日“协同发展枢纽”的演变历程。
大家仔细观察着改造中的街区,选手们思考如何巧妙平衡历史风貌保护与现代商业活力。深港两地元素的交融共生,为同学们提供了跨文化设计的绝佳观察窗口。中英街的变迁,正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激发了大家对未来“跨境设计”可能性的无限遐想。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 触摸百年沧桑
深入中英街,历史的气息愈发浓厚。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选手们参观常设展览《百年中英街》。展览设置于馆楼一至四层展厅,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第一展厅:《开拓——从山里迁来滨海的客家人》,主要陈列“沙头海角”“客家南迁”“乡盟十约”和“东和墟市”;第二展厅:《形成——从鸦片战争到强租新界》,主要陈列“鸦片战争”“强租新界”“新界抗英”和“设置关厂”;第三展厅:《变迁——从抗日烽火到边境管理》,主要陈列“奋起抗战”“重竖界碑”“古镇新生”和“边境管理”;第四展厅:《新生——从改革开放到百年梦圆》,主要陈列“春潮涌动”“春风化雨”“购物天堂”和“百年梦圆”。
同学们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物和场景复原:系统了解了客家人迁居滨海、鸦片战争、香港割占、抗日战争、边境管理直至改革开放后中英街迎来春天的完整历史脉络。
“原来这里发生过这么多故事!” 选手们在“抗日烽火”展区前驻足,深感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这段厚重的历史,为“湾区交融”的主题增添了深刻注脚,也让大家更珍惜当下深港合作共创未来的机遇。
鱼灯舞民俗博物馆 —— 非遗智慧的灵动传承
旅程的文化韵味在深圳首个国家级非遗专题博物馆——鱼灯舞民俗博物馆达到高潮。这里生动展示了沙头角客家人的生活风俗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头角鱼灯舞”的魅力。
色彩斑斓、造型生动的鱼灯瞬间吸引了所有同学的目光。“这些鱼灯是怎么做的呀?”“它们在水里真的会这样游吗?” 孩子们围着展品,七嘴八舌地发问,对这项融合了舞蹈、工艺和海洋信仰的非遗艺术充满好奇。客家服饰、生活用具、九簋菜等展示,让大家领略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先民的生活智慧,为“文化传承可持续设计”提供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
交流团感受 —— 山海之间,收获满满
Q:今天有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吗?
选手A:有的, “最好玩的是看到我的作品展示在盐田区文化馆里!我和一同参赛的选手们互相讲解了作品的创作理念,我觉得这种交流很有趣!
选手B:我觉得是中英街内,在中英街的历史和改造让我思考,设计不仅要创新,更要尊重文化和历史。鱼灯舞的工艺之美让我知道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人印象深刻。”
家长A: “活动组织得非常用心!孩子们不仅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更重要的是实地走访了盐田这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中英街的历史、博物馆的展览、特别是非遗鱼灯舞,这些体验在学校课堂里是很难获得的。看到孩子们边看、边问、边思考,我们家长也深感不虚此行。”
Q:如果让你为盐田或大湾区设计一个“可持续未来”项目,你会从这次旅程的哪个元素入手?
选手A:“我觉得是中英街,触摸着那些老墙,再对比改造中的新区域,冲击力很强。博物馆里看到的黑白照片和眼前的景象重叠在一起,让我真切感受到什么是‘百年沧桑’。特别是了解到它要从‘边界’变成‘枢纽’,这个转变本身就充满了设计智慧。我在想,城市更新不仅仅是拆旧建新,如何像中英街这样,让历史成为未来的养分,让两种文化和谐共生,这才是最考验设计师的地方。这条街本身就是个‘活的设计案例’。”
本次盐田“设计之旅”在夕阳余晖中圆满落幕。同学们带着对盐田山海之美的记忆、对深港百年变迁的感悟、对非遗文化的惊叹,以及对自身创意设计的新思考,满载而归。这段融合历史、文化、设计与未来视野的旅程,必将在每一位参与者心中播下种子,助力深港澳青少年共同绘就湾区可持续未来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