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是时代的镜子,映照着人们的审美与思想。
古代服饰的颜色选择,深受“阴阳五行”这一传统理念影响,基本以青、红、黑、白、黄五种颜色为基础。不同的朝代,其崇尚的主色也各有不同,成为那个时代的独特标志。
汉朝之风:
汉朝建立后,起初受道家“无为”思想影响,后来又融合了儒家理念。这种思想背景塑造了汉代的服饰审美——推崇未经雕琢的本真美。在服装用色上,讲究单一纯净,偏爱柔和、沉稳的色调,整体风格显得厚重端庄,朴素自然。
当时,衣服的色彩不只是为了装扮,更承载着社会规范和思想观念。布料的染色被认为蕴含天地秩序,深色象征着尊贵地位,浅色则相对普通。
说到汉代流行的服饰颜色,主要有四种:深邃的玄(黑)色、浓烈的赤(红)色、清新的绿色,以及纯净的白色。
图源网络
玄色:
汉朝取代秦朝,依照当时“五行相克”(周朝属火,秦朝属水)的说法,自认是“水德”。在传统文化中,象征水的颜色正是深沉厚重的玄色。因此,汉朝初期,玄色成为最尊贵的颜色。
古老的《易经》将玄色喻为至高无上的“天”,视之为众色的根源。道家思想更是认为,宇宙万物都源于“道”,而“道”的体现就是玄黑之色,世间所有的绚烂多彩,都脱胎于这片深沉的黑色之中。
赤色:
到了汉武帝时期,根据“五行相生”理论重新确定朝代属性,认为汉朝应属“火德”。这样一来,象征火的赤红色就跃升为汉朝最具代表性的颜色。
于是,赤色在汉代服饰中变得格外流行。那些庄重的礼服,常常能看到赤红与玄黑相互搭配。同时,赤色也与当时人们对长生和仙境的向往紧密相连。汉代多位皇帝执着于寻求成仙之道,模仿传说中仙人的穿着就是一种表现。据说仙人的服饰多用炽热鲜明的赤红,以显其超凡脱俗、神圣不可侵犯之气。许多贵族也喜欢穿赤色衣裳,试图接近心目中的神仙风采。
绿色:
审视流传至今的汉代壁画,会发现穿绿色衣服的人物形象随处可见。这充分表明了绿色在汉代的流行程度。
在当时,绿色虽不如玄、赤那样处于最尊贵的位置,却是平民百姓也能普遍使用的颜色。这个特点使得绿色在汉代日常生活和服饰中变得非常常见和受欢迎。《诗经》中“青青子衿”(青青的是你的衣领)的名句,描绘的就是一位身着绿色衣衫的美好形象,反映了绿色在人们心中的好感。此外,绿色本身带来的视觉上的宁静平和感,也契合了汉初道家思想所提倡的“清静无为”气质,同时也能呼应儒家崇尚的“中庸”之美。
白色:
在汉代,白色是平民百姓常用的颜色,也是服饰搭配中的常见选择。它是未经漂染的本色,呈现的是一种极致的简约与朴素。
这种洗去繁华、展现本真的特点,让白色在汉代流行色中,看似平平无奇,却最能映射出当时普通百姓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与朴实追求。白色的服饰,不仅传达了色彩本身的意蕴,更隐隐透露出汉代人民那种温和敦厚、包容大气的普遍性格。
这些沉静而不张扬的颜色,构成了汉代街巷与宫廷的基本色调。它们是那个时代的气息,质朴而真实地流传在画砖、帛片之间,两千年后,我们仿佛还能从这些色彩中,触摸到那个遥远时代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