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擦——”当理发器的声音在客厅响起时,胡可悄悄攥紧了手机,屏幕里还停留在三天前和沙溢的聊天记录:“这小子说死不肯剪头发,刘海都快遮住眼睛了。”
事情要从两周前说起。刚迈入初二的安吉像是突然按下了“叛逆开关”,原本清爽的短发被他留成了遮眉盖耳的模样,校服领口永远歪着,书包带子一长一短。胡可起初耐着性子劝:“夏天多热啊,剪短了多精神。”得到的却是一声闷哼,或是摔门而去的背影。
上周家长会,班主任特意提到安吉上课总爱甩头发,注意力不太集中。回家的路上,胡可看着儿子被汗水浸湿的发梢,突然没了说教的力气。她想起安吉小时候最盼着剪头发,因为每次剪完都能得到一根棒棒糖,还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傻笑:“妈妈你看,我像不像奥特曼?”
转机出现在一个寻常的傍晚。胡可在厨房炖汤,听见安吉在客厅对着视频叹气。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他喜欢的篮球队要招新成员,报名表上写着“需留便于运动的短发”。安吉戳着屏幕嘟囔:“凭什么发型也管……”胡可没接话,只是把盛着排骨汤的碗往他面前推了推:“明天楼下理发店有折扣,要不要去试试?”
第二天下午,安吉攥着篮球鞋站在门口:“妈,你陪我去。”理发椅上的少年起初还紧绷着嘴角,当理发师剪掉第一缕长发时,他忽然笑了:“好像是凉快多了。”镜子里的男孩露出光洁的额头,眼神亮得像藏着星星,依稀还是那个举着棒棒糖喊“奥特曼变身”的小孩。
回家的路上,胡可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安吉抢过手机要看,却在看到照片时红了耳根:“妈你别发朋友圈!”胡可笑着点头,手指却诚实地点了发送,配文只有三个字:“帅回来了。”
晚饭时,沙溢视频电话打过来,刚接通就嚷嚷:“哎哟,这不是我大儿砸吗?这发型,比你爸年轻时还精神!”安吉抢过手机和爸爸拌嘴,胡可看着儿子晃动的脑袋,突然明白所谓叛逆期,或许只是少年在学着长大,而父母能做的,就是在他转身时,永远递上一碗温热的汤。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安吉露出的额头上。胡可轻轻笑了,原来孩子的成长从不需要“战胜”,只需要恰到好处的等待与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