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尚笑得真慈祥啊。”
“这穿搭,不像网红,倒像我爷爷。”
“说真的,这合影我一点都不觉得油腻。”
没错,说的就是刚上任的少林寺新方丈——释印乐。
7月29号刚接过“天下第一禅寺”的掌门权杖,第二天,社交平台就炸了。
不是因为他讲经讲得多动听,也不是因为他开了直播搞什么“禅修带货”,而是一张他和美女信众的合影。
一时间,评论区热火朝天,网友围观打卡:“上任第一天就被扒,和尚也不容易啊。”
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波“扒图”非但没塌房,反而让他圈粉无数。
二、合影风波:这和尚为啥不怕拍?照片中,印乐法师神态自然,笑容温和。旁边那位女士,也落落大方、衣着得体。
网友调侃:“这合影,跟释永信那种‘眼神游离、站位暧昧’的完全两个世界。”
更有趣的是,照片里的茶水间一股“老年文艺范”:普洱、花生米、素饼,背景墙是毛笔字和老旧木柜,没有一丝奢华。
这哪像住持?分明像村口那位爱请人喝茶的大爷。
但就是这股“土味儿”,收获了无数点赞。
有网友说得直白:“这才是真和尚,拍照都不怕被扒。”
三、一个种地的和尚,怎么成了少林“CEO”?释印乐不是空降,他的履历甚至比释永信还硬核。
白马寺——中国佛教的“祖庭”,他在那一坐就是20年。
不是坐办公室,是坐拖拉机。
别笑,真事——他亲自下地种黄豆、收麦子、修法堂,还带着弟子“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这套“农禅并重”的生活方式,他从白马寺带到了少林寺。
而这,也成了他和释永信最大的区别。
释永信搞的是“佛商帝国”:商标700多个,香火收费200起步,扫码拜佛,功夫演出走世界。
印乐法师搞的是“返璞归真”:合影不躲,高香取消,二维码武僧撤了,卫生自己扫,香火统一价。
一边是CEO,一边是种地的和尚,你说农村包围城市,它现在是真的来了。
释印乐,俗名尹清全,1966年出生于河南桐柏。
17岁上山剃度,20岁进中国佛学院,后赴斯里兰卡深造,拿下硕士学位,是佛教界出了名的“学霸和尚”。
当年他在白马寺,搞国际佛教交流,连印度、缅甸、泰国政府都掏钱给他建佛殿。
不是招商引资,是他用真诚感化信众。
别人看他不像搞生意的,反倒像来弘法的。
你说这人是不是很“傻”?不玩IP、不炒热度、不搞带货,连个公众号都没运营。
但偏偏这样一个“土和尚”,如今成了少林寺第31任住持。
命运的讽刺,有时候比小说都精彩。
释印乐上任第一件事:摘掉“方丈”门口的金字匾。
第二件事:把二维码武僧劝下山。
第三件事:封掉释永信的豪华办公室,围起来,不再对外展示。
一时间,网友一片叫好:“终于有人敢动释永信的遗产了!”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
他还把农禅制度搬进了寺里,僧人轮流扫地煮饭,游客免费喝茶,香火不再“明码标价”。
有游客拍到他在后院挑水、种菜、扶树,身上僧袍沾满泥巴,像个退休老工人。
这不是表演,因为没人拍他。他也不直播,更不上热搜。
他做这一切,只是因为:“佛门,不是商品展厅。”
你说这跟娱乐圈有啥关系?
还真有!
现在的娱乐圈明星们,谁不是在摆拍、营业、立人设?
谁又愿意像印乐法师这样,埋头做事,不怕被拍,不怕被误会?
你看,那些真正低调干事的演员,比如李雪健、惠英红、贾樟柯,哪个不是“印乐派”?不靠炒作,作品说话。
而那些天天靠热搜、合影、机场穿搭上头条的“流量佛子”,过几年还能记住几个?
印乐法师的出现,不就是对这个时代的某种反讽吗?
真正的修行,从来不是躲在镜头后面做表情包,而是敢于直面镜头,做真实的自己。
你看这和尚,不讲流量讲修行,不玩人设玩真诚。
不靠“包装”,不靠“高香”,他靠的是一身泥土,一颗真心。
而我们,正缺这样的榜样。
不是每个合影都该被误解,不是每个热搜都值得围观。
但每一个真诚的人,都应该被看见,被记住。
少林寺换了掌门,也许不仅是佛门的分水岭,更是我们价值观的一次悄然转向。
你说,这样的和尚,是不是比某些流量明星还要圈粉?
一个不怕被拍的和尚,往往比一个怕曝光的明星更值得尊敬。
释印乐的“合影风波”,不是塌房,而是立人。
他用泥巴手干净心,教会了我们:真正的清净,不是不被看见,而是被看见了,也依然干净。
娱乐圈,学学他不香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