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记者发现,在西安兵马俑文创店,除了秦俑冰箱贴、青铜剑书签等经典款文创产品外,一款以秦代玉璧为灵感的银质项链也颇受欢迎;西安博物院文创店内,唐美人系列发簪成了“顶流”……越来越多预算不多的年轻消费者,把博物馆文创首饰当成黄金饰品的“平替好物”。
文创首饰,通常为以博物馆馆藏文物、历史文化为灵感,复刻或创意设计的戒指、项链、耳饰等。博物馆文创首饰成“流量担当”,与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情感需求及博物馆创新传播方式等有关。首先,相比奢侈品牌饰品,或与博物馆联名的黄金饰品,文创首饰价格不高、购买门槛低,兼具收藏和使用价值,让消费者可以“花小钱”收获“历史限定”。其次,不少年轻消费者购买饰品出于悦己与精神消费,购买佩戴文创首饰,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彰显自己的独特个性与品位,其中文化、社交认同感是不可替代的。再次,在国潮热背景下,西安博物院、兵马俑文创店将各种“高冷”的文物变成年轻人可穿戴的时尚单品,赋予文创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和生命力,依托的是西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适应文化消费变革与博物馆文创浪潮兴起的创新举措。
由“文博热”到文创首饰成年轻人“心头好”,显示出文化正深度融入日常生活。部分消费者为买文创首饰打卡博物馆,不仅让博物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增加运营资金支持文物保护、展览等,也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文创首饰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满足了大众对文创产品的新需求,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活力,为文博资源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良好范示。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2024)》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收入34.28亿元,同比增长63.7%。“文博经济”蓬勃发展,相关市场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商机。但若想让“网红”文创首饰成为“长红”IP,还有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部分文创首饰设计主要注重美学艺术表达,忽略了佩戴的舒适度,如何让设计更贴近日常生活需求?有些文创首饰易掉色,怎样把好品控,提升产品质感?如何将历史文化融入文创首饰设计和宣传中,让其成为展览的延伸?继续融入更多元文化元素,以新技术手段,拓展传播渠道,推进规范化发展,文创商店或将成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 (晋钰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