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 · 蜡染
旗袍为卷,蜡染成书
编者按:从古老织机到现代车间,从壮锦到侗绣、苗绣,柳州服饰产业的发展,凝结着柳州女性对文化的赤诚与创业的热忱。这些流淌在指尖的技艺,正经由一双双巧手,从古老的村寨走向广阔的市场。市妇联以“民T”为桥,搭建展示、竞技、交易平台,借网红经济赋能,让多元技艺成为文化IP与产业支点,助力妇女就业创业。在这个专栏中,让我们透过针脚里的巾帼故事,感受她们对传承的坚守和创新的勇气,见证她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绣出的时代芳华。
本期专栏,让我们来了解柳州市旗袍协会创始人龙迦文的创业故事……
她与光同行
三月三“我要上民T”
{ 她的力量 不可限量}
在今年“我要上民T”——行进中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T台秀三月三活动上,柳州市博物馆与柳州市旗袍协会联合设计的《紫荆花蜡染服饰》,摘得服装设计大赛行业组一等奖。
从推广京派旗袍到创新蜡染技艺,龙迦文的创业路,恰似她笔下的蜡染布,在蜂蜡勾勒的坚守与蓝靛浸染的突破中,晕染出独有的冰裂风华。
记忆中的文学印记
{让传统美学照进现实}
龙迦文家庭
“奶奶相册里的旗袍,藏着老北京的风雅,也藏着我对传统文化最初的向往。”龙迦文的初心,始于童年时奶奶的服饰故事。出生书香门第的她,自幼浸润在传统礼仪中,奶奶衣襟的盘扣、袖口的滚边,都成了刻在心底的文化印记。
带着对非遗京绣的痴迷,她将宫品京派旗袍引入广西。从南宁到柳州,搭建推广平台时,她发现许多姐妹虽爱旗袍,却总说“穿不出那股韵味”,始终止于远观。
助力星光大道 最美禧翠宫代言人大赛现场
2025年,龙迦文牵头成立柳州市旗袍协会,想让每个柳州女性在传统文化里看见自己的美,从一针一线中读懂中国女性的温润与坚韧。
课堂上,她带姐妹们练站姿、学步态,从服饰史讲到女性解放运动,从中西文化交融聊到实用美学,姐妹们听得入神,练得认真,越来越多女性在挺括的旗袍里找到了自信。
龙迦文倾尽积蓄,坚守初心,聚拢了更多国风爱好者:到各个单位、企业和社区,讲解旗袍国风礼韵,创编指导国风节目,国风礼韵培训还走进了柳州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的公益课堂;与博物馆合办“柳州故事 国风礼韵”大赛,在文庙等地举办四届紫荆花华服盛典,邀区内外爱好者参与,让更多人读懂国风文化。
困境中的坚守
{ 绽放风雨同舟的姐妹情谊}
荆棘生花
创业从非坦途。2025年前后,龙迦文遭遇重创:矿山投资因政策变动涉讼,千平米培训机构亏损二百万。积蓄耗尽时,她急得大把掉发,女儿也因压力患抑郁症。“是柳州的姐妹们把我从泥里拉了出来。”
濒临绝望时,天然蓝靛的沉静、蜂蜡纹路的灵动、冰裂纹的绽放,非遗蜡染的蓝白之美让她沉静下来,重新找回力量。
“确定第一批作品图案时,我想到了柳州紫荆花——它代表亲情、和谐、顽强、希望,正是我想坚持的美好。”她带北京服装学院毕业的女儿三赴贵阳等地学艺,甚至蹲田埂观察板蓝根种植。
创作路上温暖不断
柳州水彩大师蔡其中指点紫荆花图案设计,柳州市博物馆程州、孙祖毅两位老师帮助挖掘本土文化元素;柳职大的陆进老师和非遗大师陈道珍指导工艺;柳州市女企业家协会的姐妹们提前预定产品、宣传推广。这一份份的情谊比任何荣誉都珍贵。
蜡染新生
{ 让传统技艺扎根现代生活}
历时一年多,“靛宴”品牌紫荆花蜡染系列诞生。龙迦文携女儿将国画意境融入蜡染,以冰裂纹赋予紫荆花时代感,“静奢逍简”的理念蕴含着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在成都时装周上,这套融合柳州元素的作品成了“黑马”;厦门中国民族非遗时装周获匠心国风设计金奖。这些成就无不映照着母女俩的坚持。
母女携手共同成长
“更欣慰的是女儿的成长。”如今,女儿能独当一面:将紫荆花、马鞍山元素融入设计,在专业指导下技艺愈发精进;考取古典礼仪培训师资格证,和母亲一起讲课、帮阿姨们搭配旗袍。母女并肩讲台时,台下的掌声里,藏着比荣誉更珍贵的认可。
在龙迦文的故事里,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一位女性创业者的坚守,更是柳州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以及一群传统服饰爱好者的执着。谈及创业总结,她说:“女性之间的互相支持与成就,本就是最美的创业故事。”那些针脚里的坚守,终将在这座城市绣出更绚烂的芳华,织就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