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咖啡渍引发的惨案
张编辑改稿时打翻了咖啡,手忙脚乱中把 “她精致的妆容” 改成 “她精致得妆容”。作者收到稿件后特意发来锦旗,上面绣着 “点石成金”,附言:“您这一改,突然觉得妆容有了生命力,仿佛在跳芭蕾,已申请版权保护。”
2、打印机成精了
刘编辑改完科幻小说,发现 “发光的星球” 变成 “发光得星球”。她怀疑打印机出问题,对着机器念叨:“是不是你偷偷改的?” 打印机突然卡纸,吐出的纸团上刚好印着 “是的” 两个字,吓得她差点把鼠标吞下去。
3、实习生的笔记
新来的实习生把王编辑的改稿本当圣经临摹,看到 “愤怒的小鸟” 被改成 “愤怒得小鸟”,特意在旁边批注:“原来小鸟生气时会变成形容词,学到了!” 月底汇报时还举这个例子,说掌握了汉语精髓,王编辑在台下想找地缝。
4、语音输入的报复
赵编辑用语音改稿,说 “把‘跑得气喘吁吁’改成‘跑的气喘吁吁’”,结果系统识别成 “跑的气踹吁吁”。作者回复:“主角是得了哮喘吗?我要不要加段去医院的剧情?” 她对着手机吼了半小时 “气喘”,嗓子真的喘起来了。
5、电梯里的语法警察
李编辑在电梯里改稿,屏幕亮着 “他红的像苹果”(原句是 “红得像苹果”)。旁边中学生指着屏幕:“阿姨,这里应该用‘得’!” 她嘴硬:“这是新语法。” 结果整栋楼的语文老师都在朋友圈转发 “电梯惊现语法刺客”。
6、外卖备注风波
改稿到深夜的陈编辑订外卖,备注本该是 “多加的醋”,脑子还停在改稿模式,写成 “多加得醋”。骑手送餐时特意打电话:“您要的‘多加得醋’是啥?我跑了三家店都没这牌子啊。” 她盯着备注笑到胃疼,最后收到十袋陈醋。
7、家长会社死现场
周编辑帮儿子改作文,把 “我的妈妈” 改成 “我得妈妈”。家长会上老师当众朗读,全班笑成一团。儿子拽着她衣角:“妈,你是不是想换个妈妈?” 她现在去学校接孩子,保安都喊她 “得妈妈”。
8、自动纠错的背叛
林编辑坚信电脑自动纠错,改稿时特意打开功能。原句 “美丽的风景” 被系统改成 “美丽得风景”,她没细看就提交了。作者是位语言学家,回信写了八千字论文分析这个错误,副标题是《论编辑与机器的共谋》。
9、梦中改稿后遗症
吴编辑梦到自己在改 “跑得快”,惊醒后抓起手机给作者发消息:“应该是‘跑的快’!” 第二天醒来看到作者回复:“吴编,您凌晨三点发的消息带着梦话,后面还跟了句‘再改错扣鸡腿’。”
10、宠物的抗议
马编辑改稿时把 “猫的尾巴” 写成 “猫得尾巴”,她家猫突然跳上键盘,踩出一串乱码。等她整理时发现,乱码翻译过来居然是 “本喵的尾巴不是形容词!” 从此改稿必须给猫喂小鱼干贿赂。
11、相亲对象的误解
张编辑相亲时手机响,是作者问 “激动的心情” 改成 “激动得心情” 是不是有特殊含义。她打字解释时被对方看到,相亲对象推了推眼镜:“原来你喜欢研究心情的词性?我妈说你是编辑,我还以为是研究甲骨文的。”
12、广场舞队的新口号
刘编辑帮社区改广场舞队宣传稿,把 “我们跳得开心” 改成 “我们跳的开心”。大妈们觉得特有气势,现在跳舞前都喊:“我们跳的开心!我们跳的自豪!” 还邀请她去领舞,说她 “懂语法更懂快乐”。
13、感冒药的副作用
吃了感冒药改稿的郑编辑,把 “药很苦” 改成 “药得苦”。作者是药剂师,特意送来新研发的 “不苦得药”:“郑编,按您的语法,这药应该符合要求,您试试?” 她现在看到药盒就想起那个 “得” 字。
14、婚礼致辞事故
王编辑帮朋友改婚礼致辞,把 “幸福的新人” 写成 “幸福得新人”。司仪念到这里停顿三秒,现场突然有人喊:“新人幸福得冒泡啦!” 从此她成了朋友圈的 “气氛组组长”,婚礼都找她改稿求热闹。
15、打印机的报复
长期被改稿折磨的打印机,在处理 “寒冷的冬天” 时,自己把 “的” 换成 “得”。张编辑发现后拍了拍机器:“你也学会了?” 第二天打印机吐出一张纸,上面用墨点拼出 “彼此彼此”。
改稿这活儿,有时候真像在钢丝上跳舞,一个 “的”“得” 没踩准,就可能跳进意想不到的笑料里。你有没有过因为一个小错误引发的趣事?来评论区说说,让大家乐呵乐呵,说不定下次改稿灵感就从这儿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