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能耐》这段相声,虽然只有短短五分钟,却通过巧妙的设计,展现出相声行业的微妙竞争和丰富的层次感。在2025年7月20日的第二届金粉嘉年华线下联谊会上,粉丝创作的这段相声《谁有能耐》因一句“砸挂”而引发了小范围的争议。究竟这段砸挂是无意冒犯还是别有用心呢?我们来逐一分析。
一、相声小段的精妙设计
《谁有能耐》围绕着“谁的能耐大”这一话题展开。尽管时长不长,段子却设计得相当精妙。段子的核心是探讨相声圈中谁的“能耐”最大,而故事的起承转合,也巧妙地将话题从曹云金引入,最终又回到曹云金的身上。这种闭环的设计,不仅加强了段子的效果,也让整个过程显得紧凑有趣。
演员和观众大多数是曹云金的粉丝,因此段子中第一个“能耐大”的自然是曹云金,随着段子的推进,其他相声名人陆续登场,按照“后比前大”的逻辑递进。例如,何云伟、刘洪沂、李金斗等人物按顺序排布,设计上的细节令人称道。
三个转折点尤为精彩。首先是刘洪沂在《包公传奇》里拿了二等奖,而李金斗的一等奖“能耐”更大,显示出作者对相声历史的深刻理解。接着,牛群失去“常家门大师兄”的位置,侯耀华顶替,产生了强烈的笑点。最后,提到“六百段”有大买卖却没有股份时,接着就是“有股份的小舅子能耐大”的对比,犹如巧妙一击。
最让人意外的砸挂发生在小舅子的姐姐身上,“她能耐大,为什么要给曹云金跪着呢?”这句话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究竟是捧哏,还是有点过了?
二、砸挂的伦理
相声中的“砸挂”并不是随意的,它有一定的伦理和禁忌。例如,郭德纲曾因砸挂同行的妻子出轨,最后不得不公开道歉;高峰在剧场中砸挂北京国安队,也因挑衅而引发球迷愤怒。这些都是“砸挂”犯了禁忌的典型案例。
而回到《谁有能耐》中的“砸挂”,有些人认为提到“小舅子姐姐给曹云金跪着”有失偏颇,可能会让曹云金背上不必要的黑锅。但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分析其背景。
首先,这对父子是相声爱好者,他们是观众而非专业演员,因此他们的行为和言辞不应与相声演员的标准等同。其次,曹云金并没有说过“小舅子姐姐跪他”的话,恰恰相反,他是这个谣言中的受害者。粉丝们用这句“砸挂”自嘲,并没有恶意。
三、点睛之笔:无形中的辟谣
就像赵本山给沈腾和马丽的春晚小品《扶不扶》提出的指点一样,《谁有能耐》最后一句“别造谣了”可谓是相声中的点睛之笔。这一句话,不仅为曹云金澄清了谣言,也为整段相声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收尾。通过“砸挂”这个方式,实际上砸的是谣言,而不是受害者。这种辩证的处理方式,让段子显得更加圆润和智慧。
这句话还对前面的所有“砸挂”起到了升华作用。无论是对“小舅子姐姐”的调侃,还是对曹云金的辟谣,最终的“别造谣了”都在提醒观众:笑一笑,别太较真。
结语
《谁有能耐》这段相声,虽然是业余演员创作,但无论是文本设计还是表演效果,都展现了相声的魅力。从前面的精彩“砸挂”到最后的幽默反转,这段相声无疑是成功的。如果将当下国产脱口秀演员捧上天的“冒犯艺术”与传统相声中的“砸挂”进行对比,可以说,它们都是以幽默的方式让观众在笑声中思考,甚至反思。
而“砸挂”作为一种相声技巧,近年来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尽管在过程中出现了争议,但在正确的情境下,它依然是一种有效的幽默手段,且富有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