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得有距离,反成限制?
张予曦的外貌确实精致,这一点从来没人否认。她的美属于“高冷模特系”,在镜头下宛如二次元人物,甚至被称为“建模脸模板”。这种极致的“非生活感”美貌,在时尚领域无疑是加分项,但放到需要观众共情的影视表演中,却可能变成一种距离感。
她曾签约欢瑞世纪,接过多部剧集如《与君歌》《南风知我意》《夜色暗涌时》《千秋令》《斗罗大陆之热血再燃》等,尽管热度尚可,但这些剧多数评价平平,很难形成大红的推动力。
演技被口诛笔伐
观众对她的演技评价并不高,不少评论指出她表现偏“做作”、缺乏自然感,尤其在女一号角色表现上弱于女二号演员,如《韫色过浓》中人物“苏矜北”被吐槽演得“脑残”、“玛丽苏”,举止和表情显得不自然。非表演专业的科班出身,多年演戏似乎还是没有多大进步。
演员的魅力不只是外表,更在于能否让人“信”角色。张予曦的美,有时过于完美,以至于她饰演的职场女主、医生、记者等角色让人“出戏”,缺乏说服力。这种“美得不真实”的印象,限制了她的戏路,也影响了观众对她角色的接受度。
资源偏流量化,缺乏长线布局
张予曦的早期经纪公司欢瑞世纪曾是流量制造机,捧红过杨紫、任嘉伦等人。然而近几年,欢瑞的资源配置明显失衡,多部剧集质量堪忧,角色塑造千篇一律,导致旗下艺人普遍“红不起来”。
张予曦在这类“流量+颜值”的剧集中持续曝光,却因剧本、制作、配角等因素拖累,始终缺乏厚积薄发的机会。2025年,她选择离开欢瑞,成立个人工作室,是一次勇敢的转型尝试,但也意味着资源和平台可能面临重建。
她还没红,但也未被淘汰
张予曦的“红”与“不红”,恰恰是一个高颜值艺人想要从“花瓶”走向“演员”的全过程。她并未被市场彻底淘汰,还有一定的流量基础和商业价值,甚至在真人秀节目《乘风2024》中获得过短暂的再关注。
她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用心塑造的角色,一个让观众“认她是演员”的时机。而这,需要她拿出更真实、更打动人的表演,也需要行业给她更多高质量的机会。
娱乐圈从来不缺漂亮的面孔,缺的是有记忆点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