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河间永华汇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黄金丝、银丝在技术工人操控下被高温熔化、蘸到玻璃棒上,再经过燃气与液氧高温熔烤,最后熏到透明的网格纹玻璃杯上。传承百年的熏金、熏银工艺,经创新改良后在这里焕发新生,赋予高硼硅玻璃茶具玉石般的即视感。
“这款杯子属于我们现在主打的一个品类‘玉见系列’,是公司和景德镇一家企业共同研发的产品,一经上市,就受到市场青睐。”河间永华汇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庆永说,最初,公司以代工生产玻璃茶具为主,但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和市场变化,企业面临产品普通、销售渠道单一、销售价格低等问题。此后,公司通过与设计团队合作、研究新生产工艺、打造自有品牌以及开设定制化服务等多种方式,成功突破瓶颈,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
近年来,永华汇把目光转向高端市场,不断在外观设计、实用性能、工艺细节上下功夫。设计团队不仅将景德镇的陶瓷纹样、云南藤编、星空球等工艺与玻璃茶具跨界融合,还引进了3D打印机、激光打孔机等设备,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新技术融合在一起。目前,永华汇拥有专利100多项,已打造出“北大史”“永华”“玉见”3个自有品牌,仅“玉见”品牌系列产品就有数百种。
从贴牌代工到发展自主品牌,这一转变已逐渐成为河间工艺玻璃集群企业的共识。2024年,河间工业玻璃产业内企业共获得发明专利22件、实用新型专利36件、外观专利340件;实现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产品占据国内工艺玻璃市场70%;价值6.44亿元的工艺玻璃制品销往海外,同比增长15.2%。河间也由此成为全球最大耐热玻璃生产基地,荣获“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称号。
为全面提高工艺玻璃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今年以来,河间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对标山西祁县玻璃产业器皿集群,找差距、补短板、强优势,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保障,加快构建“工业设计+科技研发+艺术文创+市场需求”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积极向智能家居、智能空间、“物联网+”领域拓展延伸。目前,总投资100亿元的澳林玻璃智造产业园加快建设,串珠成链、聚链成群的玻璃小镇已初见雏形;搭建的“玻璃云”平台汇聚5600个设计图库,3D建模效率提升70%,助推工艺玻璃制造向专业化、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工艺玻璃制造产业是河间市支柱产业之一,历经40多年发展,一路从‘小作坊’发展成‘大产业’,如今已形成7大类、上千个规格产品体系。”河间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河间将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产业集群为牵引,以工业设计为引领,围绕推动工艺玻璃制造提档升级,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提升科技、艺术、设计水平,丰富完善产品体系、延长产业链条、拓宽产业发展方向,全力打造创意创新设计深度融合、规模化聚集、产业更安全的工艺玻璃产业。
记者:马志辉
通讯员:李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