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杂志里
呈现以下精彩内容
专题 |水之变
水无常形,升而为气,汇而成溪。这种天然的流动性,为摄影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维度。从画意想象的水,到现实景观的水,再到作为故事背景的水,不同形态的水在影像中相互交织。水的柔软与包容,让摄影的写实属性中自然多了一分写意。摄影师们由不同的地方接近水,与不同时空的水相遇,并建立起绵延的联系。在当代摄影中,水的呈现已突破传统山水画意的框架,更多与生态保护、环境变迁等现实议题相联系。水是故乡,水是生命之源,水承载着每个人独有的情感记忆。“逐水而拍” 的创作实践,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更将水升华为沟通二者的重要媒介,让影像成为记录时代变迁的视觉诗篇。
水知道摄影的历史:摄影与水在中国 100 余年的凝合传播史
文/孙慨
摄影观照中国大地一百余年,水,始终是影像中的重要角色。本文试图以四个历史时期影像中水的面貌和身份确立,探寻中国摄影史的另类视角。
黄河弯弯
摄影并文/陈尚志
雪的山
摄影并文/许理伟
禹的水
摄影并文/吕格尔
小浪底调水调沙
摄影并文/李更新
大洪水
摄影并文/田卫涛
南水北调移民
摄影并文/陶德斌
用水变迁记
摄影并文/任世琛
最后的渡口
摄影并文/郭建强
守望洞庭
摄影并文/周沛
渭水秋歌
摄影并文/陈团结
液态显影:时代影像与地方书写
文/李文涛
近年来,中国当代摄影涌现出一批以“水”为核心议题的创作实践,本文提出并运用“液态显影”这一兼具技术隐喻与阐释功能的框架,分析当代中国水主题摄影实践。文章循两大路径展开:一是“时代影像”路径,聚焦“人类世”背景,记录大型工程、气候变化等引发的水系统宏观危机;二是“地方书写”路径,运用人文地理学视角,深入具体地域,审视人水互动、文化景观与地方记忆。这些摄影实践不仅捕捉水的物理形态,更通过“显影”其背后复杂的时代症候、社会文化意涵与个体经验,构成了兼具文献记录与批判反思价值的视觉文本。
【档 案】
存活与生动:现代主义者张光宇的摄影世界
文/高鹏宇
张光宇(1900-1965)是中国20世纪艺术史上天才横溢的大师和杂家,在不同媒介和行业中都触手生春且能融会贯通,摄影也是他终生爱好的“游戏”方式。这位中国式的现代主义艺术家,以其“游戏”精神展现了摄影的巨大潜能。
【影像与阅读】
异人江树
文/杨浪
“中国摄影家里,论文字之美好隽永,江树尤为耀目。这一行里,当然俊采星驰,人才雾列,文笔也是各逞缤纷,惟在作家、散文家中依然闪出异彩的,李江树是一个”。在本期“影像与阅读”栏目中,摄影评论家杨浪借推荐李江树新书之机,对他影像和文字的特点进行了细致的点评。
【现 场】
生态、人文与国家话语: “大秦岭”影像巡展的叙事实验
文/巩志明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秦岭⸺生态与人文影像作品巡展”从生态、人文与个人成长史三个维度出发,试图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视觉传播的关系,表述当代摄影更需融合先锋性与本土传统,以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
【论 谈】
阅后即焚与数字残响:被次生媒介加速的记忆代谢
文/海杰
次生媒介(Derived Medium)通过技术机制(如循环播放、瞬时 销毁、算法推荐),对记忆进行浅层化、碎片化与外部化改造,在数字技术驱动下加速了人们记忆的代谢与重构。正视次生媒介的镜像功能,探索技术与人性的平衡路径,则是我们应对次生媒介带来的负面作用的方向。
【影 廊】
平实的语言
摄影并文/陈启辉
摄影师陈启辉的作品取材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提炼,以便用摄影来表现真实世界的暧昧之感。除了自我的持续觉察,他仍相信创作可以用来探索世界。以一种语言,传达一种感受、一种观察、一种理解、一种精神。
后山
摄影并文/王培权
后山是王培权记忆深处最柔软的栖息地,它并不巍峨壮丽,却承载着无数隐秘的故事。后山是他童年的乐园,是青年逃离喧嚣的避风港,也是当下内心深处未曾言说的精神家园。
【器材与技术】
2025 TIPA 大奖名录
2025 年4 月17 日,TIPA(世界影像技术新闻协会,Technical Image Press Association)颁发了“2025年度摄影与摄像最佳产品”共41个类别的奖项。 在本届公布的奖项中,有7个中国品牌入选,这是近年来中国品牌入选最多的一次。
摄影并文/陈迪
摄影师陈迪于2006年开始拍摄赛车项目,并在2009年 正式成为F1中国大奖赛官方摄影师。作为一名在 F1中国大奖赛现场已奋战近20年的体育摄影老兵,他一直将佳能EOS系列专业影像系统作为工作标配。此次在2025年的赛事中,他使用佳能全新的旗舰机型EOS R1,记录下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瞬间。
奇幻瞬间
用富士GFX100RF 定格马达加斯加
摄影并文/早彦铭
在摄影的漫漫征途中,每一次踏上新的土地,都是与未知的一场深情相拥。2025年2月,摄影师早彦铭带着富士GFX100RF,奔赴那曾经只在小时候故事书里看到过的马达加斯加,开启了一段让他刻骨铭心的拍摄之旅。
目录索引
资讯
· 资讯
专题
水之变
· 水之变
· 水知道摄影的历史:摄影与水在中国 100 余年的凝合传播史 文/孙慨
· 黄河弯弯 摄影并文/陈尚志
· 雪的山 摄影并文/许理伟
· 禹的水 摄影并文/吕格尔
· 小浪底调水调沙 摄影并文/李更新
· 大洪水 摄影并文/田卫涛
· 南水北调移民 摄影并文/陶德斌
· 用水变迁记 摄影并文/任世琛
· 最后的渡口 摄影并文/郭建强
· 守望洞庭 摄影并文/周沛
· 渭水秋歌 摄影并文/陈团结
· 液态显影:时代影像与地方书写 文/李文涛
档案
· 存活与生动:现代主义者张光宇的摄影世界 文/高鹏宇
影像与阅读
· 异人江树 文/杨浪
现场
· 生态、人文与国家话语: “大秦岭”影像巡展的叙事实验 文/巩志明
论谈
· 阅后即焚与数字残响:被次生媒介加速的记忆代谢 文/海杰
影廊
· 平实的语言 摄影并文/陈启辉
· 后山 摄影并文/王培权
器材与技术
· 2025 TIPA 大奖名录
· 专业之光―― 佳能 EOS R1 2025 F1 中国大奖赛实战记录 摄影并文/陈迪
· 奇幻瞬间―― 用富士GFX100RF 定格马达加斯加 摄影并文/早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