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大家对健康、社交和娱乐的需求早就拧成一股绳了,运动哪还只是专业选手的事儿,早成了生活里的日常。薰风这牌子就敏锐地抓到了这个变化,喊出了 “专业 + 潮流 + 社交” 的新定位。他们没走传统订货会的老路,直接把活动做成了 “能量聚场”—— 在这里能亲身体验产品,能打卡拍照,还能和同好们 social,整个场景特别有沉浸感。
要说怎么抓住年轻人的心?他们可是下了功夫的。联名了超火的小黄鸭 IP,弄了 AI 试衣魔镜,还搞了球速挑战这类互动游戏,精准戳中 Z 世代的兴趣点。想让活动声量传得远?打卡集章换礼物的设计,加上 KOL 到现场互动,大家自然就会在社交平台分享,不管是经销商还是普通消费者都能覆盖到。对比李宁、威克多那些品牌的传统发布会,薰风这种 “街区式” 的场景布置,体验感一下子就拉开差距了。
薰风这场发布会的核心思路特简单:让产品自己 “说话”。外场的 “风潮入口” 摆了超大的羽毛球造型装置,还有 LED 聚能柱,视觉冲击力直接拉满。内场的 “能量街区” 更有意思,产品展示区旁边就有球速挑战、破速挑战这些互动游戏,经销商和消费者能直接上手体验产品性能。
科技元素也加得恰到好处,试衣魔镜能虚拟试穿,比传统订货会那种静态陈列有趣多了,不会让人觉得枯燥。透明 LED 屏动态展示产品的科技亮点,比看纸质手册直观多了。社交传播这块也没落下,打卡集章换礼物的设计,引导嘉宾们逛遍各个互动点,顺手就发了朋友圈。KOL 和代言人还同步开了直播,把发布会内容搬到线上,让更多人看到。
一场零差评的活动背后,流程设计得相当用心。第一天嘉宾入住,签到时还能拿到定制的羽毛邀请函,仪式感直接拉满。第二天发布会、T 台秀、互动体验连轴转,节奏紧凑得让人没空走神。第三天专门安排订购会和私密洽谈,转化环节高效又顺畅。
风险管控也考虑得很周全,专门设了安保和医疗小组应对突发情况,提前 48 小时就做了电力最大负荷测试,就怕现场突然断电掉链子。传播上更是吊足胃口,提前用 “神秘嘉宾”“能量聚场” 这些话题预热,还请了运动类、潮流类、颜值类等不同领域的 KOL 一起种草,覆盖面特别广。
薰风这案例其实给传统运动品牌指了条明路,想转型得抓住三个关键点。场景得重构,从冷冰冰的展台变成有氛围的街区,让活动本身就成为大家愿意分享的社交货币。技术得用起来,AI、LED 互动这些手段能帮大家更快了解产品,降低决策成本。线上线下得融合,线下做好体验,线上扩大传播,让活动的影响力能持续更久。
说到底,薰风这场 “能量聚场” 不只是一场发布会,更是品牌向年轻化转型的宣言。它能成功,关键就在于用潮流的语言讲专业的故事,用沉浸式的体验代替硬邦邦的广告灌输。对于行业里的人来说,这套方法真值得好好研究 —— 毕竟,未来品牌之间的竞争,拼的肯定是体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