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以东方文化为根基、不断突破创新的眼镜品牌木九十于成都宽厰揭幕十五周年特展。一座川西百年民居,成为承载品牌文化旅程的又一驻地。
“一见、二探、三寻”,展览动线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堂前一隅,茶香流动,与笔墨气交织成静谧的迎宾气场;中庭中央,品牌以东方园林为灵感打造的“万象之窗”装置如诗如梦,勾连藏地风物与城市日常;走入深处,“大师藏作”系列静静陈列,天井与砖瓦交错间,匠艺之美不言而喻。
“大师藏作”系列作品,是品牌15周年的特呈新作。团队深入海拔4000米的雪山脚下,与当地牧民、自然风土展开对话,探寻藏地信仰与日常器物中蕴藏的精神内涵。“大师藏作”不仅在材质上选取天然牛角、绿松石等珍贵原料,更在工艺中复现榫卯等传统技艺,令每一副眼镜都承载着对自然秩序、时间尺度与生命节律的敬意。此系列还与松赞集团松赞集团艺术与设计总监、首席建筑师戚山山联合推出“万象山水”礼盒,以“方”之构型致敬东方藏宝哲学,内盒水波纹意取山水之道,将山河意象隐匿于细节之中。
与此同时,“大师藏作”系列也开启了与松赞酒店的线下合作:品牌于香格里拉林卡、波密山居、巴松措林卡、拉萨林卡四家松赞酒店精品店设立限时臻选体验空间,让器物走入自然旅居之境,在天地之间展开新的叙事维度。
“藏作于形”的实践是木九十自2010年创立以来便持续进行的书写。作为第一个以木为核心材质的眼镜品牌,木九十从东方文化的母体土壤中生长而来——“木”不仅是材质的选择,更是品牌精神的象征:有根,植于土地之中;有韵,顺应自然流转;有温度,伴人日用而生情。
物之形,不止于形;器之用,不止于用。品牌始终坚持在材质、工艺与文化之间,寻找当代生活的审美链接,致力于打造可被长久使用、也可被长久感知的文化器物。这种低调而稳健的内在精神,也逐渐形成了木九十与一群人之间的深层默契。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越来越多有品位、有主张的生活实践者开始重新思考“物”的意义——他们看重质感、细节与长期使用的价值,愿意与其建立一种静默而长久的情感链接。木九十以其一贯的精致选材与设计打磨回应这一需求:天然木材、石材等珍稀材质的使用,让产品天然自带“非工业化”的气息;而数十道手工工序与适配亚洲面部数据的设计体系,则展现了品牌对“舒适”与“佩戴稳定性”的真正尊重。这种审美判断与功能精准之间的平衡,正是木九十“隐奢、高智、可持续”形象的基石所在。
木九十始终尝试让器物成为文化思想的载体,而非消费标签的附属。2022年起,木九十启动“東造”艺术合作栏目,邀请非遗传承人、青年艺术家、建筑师、摄影师等艺术实践者共同介入,走入云南西南边陲、广东潮州等文化现场,重新发掘各地人文风土,完成一个又一个具象化的当代表达。从潮州木雕技艺的现代转译,到川滇边界手作匠人的生活映像,每一次合作,都是一次人与土地、器用与精神之间的相互召唤。
这一文化维度的延展也体现零售空间的构建上。2024年12月,木九十将极具东方灵韵的“水”超级概念店落地十三朝古都西安的万象城;而在此之前,品牌便已在多个城市打造概念店,尝试将在地空间与东方美学共构,呈现一个既融入城市肌理、又延展品牌文化的场域表达。
回望十五年,木九十从一个材质实验的眼镜品牌,成长为一个不断拓展文化疆域的生活方式主张者。它以低调的方式,回应当代消费者在物质丰盈后的精神诉求。如今,木九十的足迹已走出中国,延伸至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持续拓展其全球版图。从东方出发,进而面向世界,品牌始终以清晰的文化立场回应不同语境下的精神需求。
对木九十而言,东方文化的魅力从不止步于视觉符号或风格语言,而是一种可以被日常使用、被反复体察的生活态度。它不强调形式上的“东方”,而是在每一副眼镜、每一场合作中,沉稳地表达自己的文化立场。木九十愿每一位使用者,都能在品牌所构筑的秩序与细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也找到一种无需言说却能够被理解的身份共鸣。